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 24
    2021-10
    【分享】金光耀谈顾维钧:以公理争强权的外交家
    顾维钧曾在巴黎和会上代表中国发表重要演说,也曾助力中国跻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与各大国共同起草《联合国宪章》,其外交才能在20世纪初积贫积弱的中国极为突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多年潜心研究顾维钧,以详实的材料“浅入深出”地介绍了顾维钧一生中的重要时刻,还原了“以公理争强权”的一代外交家风采。本文整理自金光耀教授的线上讲座“顾维钧:以公理争强权的外交家”。该讲座系“纽约聊斋·云沙龙”“民国名人”系列讲座之一,由美国福坦莫大学洪朝辉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唐启华教授与谈。金光耀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当代史,著有《顾维钧传》《一代外交家顾维钧》等。唐启华教授专注于北洋时期外交史,著有《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洪宪帝制外交》等。金光耀教授讲座开始前,主持人洪朝辉教授介绍了系列讲座的背景:“民国名人”系列讲座已经举行了六次,并将陆续推出多次有关民国时期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之所以选择“民国名人”作为主题,是因为民国时期的各个领域充满着多元转型,短短38年间中国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迁,这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更多详情
  • 09
    2021-10
    【新书推荐】中心专刊《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范式新探索》
    《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范式新探索》陈建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序言陈建华2018年12月8-9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美国斯坦福大学、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思南书局协办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范式新探索——致敬李欧梵先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本论文集在此基础上编辑而成。与会学者观看了李欧梵先生与张历君教授的访谈视频。自20世纪70年代起,李先生在美国执教三十余年,发表《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等,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鲁迅研究及上海都市文化研究皆具开创性,已奠定他在国际学界的声誉。1990年李先生在芝加哥大学与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文学批评者一起提倡文学与文化的跨学科研究,在哈佛大学主持亚洲文化研究工作坊,对美国的中国研究具开风气的意义。李先生自2004年从哈佛大学荣休之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坚持从“跨文化”方向开设课程、培养学生,且著述不断,涵盖文学与文化各个领域。如一名本雅明式的“游逛者”,他对人文学科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挑
    更多详情
  • 01
    2021-10
    【新书推荐】 | 《庄子讲义》
    《庄子讲义》著者:陈引驰出版时间:2021年9月定价:58元一、作者简介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文系主任,现任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古典诗学、海外汉学等。著有《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中古文学与佛教》《庄学文艺观研究》《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文苑英华与近世诗文思潮》等,译有《唐代变文》《中国中世纪的终结》《曹寅与康熙》等。自2002年起开设“《庄子》精读”课,深受学生喜爱与好评。二、编辑推荐1.名家精品,数十年研究心得汇于一书陈引驰教授是《庄子》乃至道教佛教文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2002年开设“《庄子》精读”课程,迄今已近20年,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打通前后章节,真正理解《庄子》内涵,解析精到,深入浅出,备受学生欢迎。此次出版《庄子讲义》,以原授课讲义为基础,结合多年钻研心得及最新研究成果,重新梳理条块,自“道家老庄思想通说”至“庄子其人其书”,再至逐章讲解,更补充“《庄子》之后的思想波澜”,形成通贯的格局,陈引驰教授有关《庄子》的精妙见解尽汇于一书。2.进阶读本,真正
    更多详情
  • 27
    2021-09
    【分享】 李天纲:宋恕与经学——经世学近代学术取向
    纪要2021年9月7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一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一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访问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天纲作主题报告,题目为“宋恕与经学:经世学近代学术取向”。第十一期邀访学者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曹家齐、陈少明、杜斗成、姜文涛、刘永华、缪德刚、苏杰、武琼芳、虞云国、於梅舫、张国旺、张浩、张涛、赵灿鹏,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正文李天纲教授在交流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清代经学向近代学术转向的问题,即乾嘉学派的后承者陈奂、俞樾、孙诒让等人的治学,通过上海龙门、梅溪、求志,杭州诂经精舍(后期)、江阴南菁、瑞安学计馆、方言馆等改良书院之“经世学”讲授,如何向近代人文、社会科学方向转化。曾跟随岳父孙锵鸣在龙门、求志书院教学,也一度担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的宋恕(1862-1910)即为其中一位关键人物。宋恕,温州瑞安人,与陈黼宸、陈虬合称清末“东瓯三杰”。他与姻亲孙诒让一起发掘“永嘉之学”,推进“经世学”;同时,他往来与瑞安、上海,在甲午到戊戌时期,是在沪的江、浙、湘、粤和
    更多详情
  • 08
    2021-09
    【助管招募】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等你来!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3月9日。中心是以复旦大学人文学科为基础搭建的学术平台,旨在依托复旦深厚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中心面向世界各国的杰出学者,每年为海外优秀中青年中国学学者提供访问研究机会,并通过学术报告、小型学术工作坊、学术出版等各种形式,构建访问学者与复旦以及国内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体系。一方面为海外中国学学者提供“在地的”研究环境,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复旦与国内,通过交流与合作研究,提升中华文明研究的学术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华文明研究的进一步国际化筑造平台。助管岗位行政助管3名(复旦本科、研究生皆可)工作内容1.中心文案编写;2.网站微信宣传;3.活动筹备与组织。岗位要求1.有活动组织经验;2.有良好的文字编写能力;3.有良好的英文书写及交流能力;4.有责任感,性格好沟通,耐心、细致。工作时间开学后每周三个半天工作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8楼申请方式1.简历投递截止日期:9月16日(周四)13:302.简历投递邮箱:fddihr@fudan.edu.cn3.邮
    更多详情
  • 06
    2021-09
    访问学者唐巧美入驻中心
    唐巧美,哈佛大学博士,现任格林内尔大学(GrinnellCollege)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中古文学与文化,同时关注性别研究及文学与法律之关系。发表有DivorcingNorthandSouth:Gender,PoetryandPoliticsinEarlyMedievalChina和FromTalentedPoettoJealousWife:ReimaginingSuHuiinLateTangLiteraryCulture等论文。目前正在从事中古女性与离婚的英文专著之写作。唐巧美博士将于2021年9月至11月期间在中心从事访问研究。
    更多详情
  • 02
    2021-09
    访问学者缪晓静入驻中心
    缪晓静,科罗拉多大学博士,牛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青年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中古文学与文化,同时关注修辞学、历史编纂学和幽默研究。发表有《自我展示与临别赠言:初盛唐游宴赠别序的发展》等数篇论文。目前正在完成英文专著《镜子或面具:唐代文学中的自我呈现》。缪晓静博士将于2021年9月至10月在中心从事访问研究。
    更多详情
  • 14
    2021-08
    【新书推荐】 中心专刊《佛法与方法:明清佛教及周边》
    2021.08.13|No.454《佛法与方法:明清佛教及周边》吴疆、王启元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导言2018年5月23日,作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我和复旦大学王启元研究员一起组织了名为“佛法与方法:明清佛教及其周边”的明清宗教小型研讨会,并得到了中心副主任陈引驰教授的大力支持。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复旦,我深深地感到,复旦大学的学者思路广阔,国际化强,在学术研究上勇于突破,具有很强的优势和领导力。在很多领域,无论是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这次会议的主题和副题都是我确定的。对于一个在这个领域耕耘十几年的学者来说,能在国内召开这样一个专题会议,我的感触颇多,所以利用这个机会,在论文结集出版之际,根据我当天所作的发言,讲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长久以来,明清佛教在中国佛教的研究中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明清之前隋唐佛教的深入研究乃至宋元佛教研究的兴起,另一方面是明清之后的现当代佛教研究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然而明清佛教始终处在一种不冷不热的状态,甚至不断地被边缘化。对于明清佛教的基本情况,虽然很多研究已经证明这一时期的佛教是非常活跃的,
    更多详情
  • 06
    2021-07
    【活动预告】知识、信仰与身份认同——阅读史与明清时代
    更多详情
  • 17
    2021-06
    【活动预告】15-18世纪欧亚政权的自我调适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学术工作坊15-18世纪欧亚政权的自我调适ThePoliticalandIdeologicalAdjustmentsinPremodernEurasia,1400—1700时间:2021年6月24日地点:复宣酒店三楼5号会议室主办: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9:00-10:20帝国形象与历史书写主持人:毛海明,评议人:戴勇斌王献华(上海外国语大学):帝国史研究中的帝国主义问题程彤(上海外国语大学):伊朗什叶派官方信仰的构建米吉提(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近代早期中亚史学白云天(中山大学):当代阿拉伯人对奥斯曼—萨法维战争的历史书写10:40-12:00欧亚视野下蒙古帝国的诸层面主持人:那传林,评议人:刘海威付马(北京大学):西州回鹘时代的“伊西路”陈新元(中山大学):大蒙古国火儿赤领兵制度钩沉毛海明(湖南大学):张易与阿合马遇刺事件关系再探讨邱轶皓(复旦大学):重绘忽必烈形象以塑造历史13:40-15:00蒙古帝国遗产的继承者们主持人:付马,评议人:程彤刘海威(湖南大学):蒙元帝国的海外知识与郑和航行——以《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为例徐伟杰(圣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