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上午,由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2020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之“价值、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延续性:城市建筑文化”论坛,在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7号(犹太难民纪念馆)白马咖啡馆举办。
作为“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的分论坛,本论坛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天纲主持,邀请国内外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外交家、外侨学者与复旦大学的文、史、哲学者一起,讨论上海与纽伦巴东等对标城市在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文化遗产、市民生活品质和建筑风格及其价值等议题上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上海在这些领域内取得的成就,对未来的城市文化建设提供诊断和建议,展望一种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
首先,李天纲对参加本次线下分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强调了这样一场世界范围的文化论坛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举办分论坛的重要意义,而在如今这个特殊时期下,这样一场能够面对面深入交流的线下会议更加难能可贵。
随后,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原所长荣跃明表达了将北外滩建设成为外滩和陆家嘴以外的另一个市中心的期望。这一期望不仅需要各种各样最先进的生产要素,而且需要更多的文化活动和适合人民居住的要素。本次分论坛将对北外滩的建设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亦希望北外滩能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下发挥特殊作用。
论坛的第一项议程,是以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荣休校长杨玉良和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规划局原副局长伍江为嘉宾的主旨对谈。对谈以“历史、生活、价值延续性的思考”为主旨,由哲学博士、著名策展人、上海城市文化推动者沈奇岚主持。沈奇岚介绍了两位发言者的著作和研究方向后,请他们从宏观角度分析上海城市建筑文化和生活、历史的关系。
杨玉良主要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历史建筑”,在常规的答案如“历史建筑是文化的延续”之外,他认为可以借鉴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丹尼尔-卡内曼的“体验性自我”与“决策性自我”的划分理论。所有的历史建筑与场景的保护,主要是为了增强体验性自我,体验性自我将对决策性自我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对个人、民族对未来发展时期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要修旧如旧,重视人进入场景的感觉的保护。
伍江赞同杨玉良所提出的建筑价值在于“建筑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场所”,并认为过去人们将建筑视为物质载体,忽略了建筑背后存在的精神的作用。建筑保护时不能只考虑美观,也要考虑建筑所承载的人的记忆,要让物质载体的寿命和它所承载的记忆一起被保护、延续。人类文明延续的周期很长,随着建筑的物质功能消退,要凸显其精神价值。精神功能、文化诉求是《世界遗产公约》的前提,《公约》对文化遗产之定义有三大价值: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艺术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三大价值是衡量建筑值不值得我们关注和保护的标准。
在沈奇岚的主持下,三人就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如情感价值对于建筑有怎样的意义、城市规划应该为谁规划、建筑在文明和文化的张力之间如何自处等问题。
对谈结束后,论坛分三场主题报告展开。第一场报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国际城市文化论坛负责人包亚明主持,依次邀请到《上海旧踪》(Historic Shanghai)创办人柯伟文(William Patrick Cranley),历史学博士、意中教育CEO苏国怡(Carlo Socol),徐汇区文化局前局长、徐家汇源、武康路等保护项目负责人宋浩杰,著名作家陈丹燕发表主题报告。
首先,柯伟文的报告以“上海外侨社区的城市文化活动热情与贡献”为主题。他高度评价了上海作为一个大都市的文化繁华,用图片展示了国外和上海各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分享了他有关建筑具有精神性和体验性的观点。他认为城市和人之间的勾连有时候非常有趣,他在巴尔的摩生活过三十多年,并长期从事城市化研究,根据他的观察,巴尔的摩从生产性转向消费性的情况和上海非常相似,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从现在到后现代的样本。
随后,苏国怡发表了以“市区重建与文化认同:米兰、上海、杭州城市化印象与思考”为主题的报告。他围绕在意大利、杭州和上海的生活经历和对这三个城市历史和建筑的所见所感,结合自己的研究,从欧洲古代文化入手,认为罗马从古老的遗迹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传统美食和喧嚣的广场生活,构成了罗马人强烈的归属感。他着重探讨了城市是如何发生的,认为以前的两大因素是乡村和修道文化,现在的两大因素是大学的诞生和商业革命。反观现在,美国和欧洲大都市化的倾向越来越大,对不动产的追逐一直在进行,城市发展与经济密切相关,但是在这个经济社会中,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方面需要政府的行动。
此后,宋浩杰以“徐家汇源、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与利用”为题,以文化局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所做工作为内容进行报告。对武康路这条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工作包含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武康路的规划,第二阶段是武康路的保护修缮,第三阶段是武康路的申报,第四阶段是武康路的保护管理。巴金故居是建设武康路过程中一个很好的案例,它基本上保持了原先的位置,同时在上海市作家协会的帮助下做了很多改善。现在的武康路已经变成了上海历史文化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徐家汇源”概念的提出,是因为徐家汇的源头是徐光启,这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汇入地。“源”的时间起点是四百年前,地理位置是肇家浜,规模是几代中外人士把这里建设成为中国地区规模最大,机构最多的地区之一。徐家汇源的保护利用工作从2011年开始申报,此后从事了如徐光启墓的修复、徐汇中学崇思楼修缮等一系列工作,现在正努力将徐家汇纪念馆扩大。
最后,著名作家陈丹燕带来了题为“上海复古:以一只黑包为线索挖掘的城市遗产”的报告。她从具体事例出发,讲述了数个上海老品牌的历史变迁,以及自己亲身走访了解到的故事。陈丹燕认为,上海的手工业品和轻工业品,提供了社会主义城市的生活方式,但改革开放后,中国本身的手工业品和轻工业品带来的中国的生活方式和上海市对日常生活和尊重,以及对日常生活当中的思考和实践就慢慢消失在全世界的那些超级市场和奢侈品市场提供的产品当中。通过展示了一系列有上海特色与印记的手工业品和轻工业品,认为这些是比建筑更容易消失的城市遗产。陈老师在现场展示了一个黑色的包,这正是她想要将这些老品牌时尚化、变成大众能接受的样式的尝试。她认为,在这样的尝试中,既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当中经济、实用的一面,也能包含我们自己朴素而天真的美观在其中。
第二场主题报告由汉学博士、前法国驻沪总领馆专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研究员卢逸凡(Ivan Ruviditch)主持,依次邀请到著名作家殷慧芬、著名作家唐颖、哲学博士、著名策展人、上海城市文化推动者沈奇岚发表报告。
殷慧芬的发言主题是“从‘三角地’到‘汽车城’:城市化反思”, 她以“人能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为切入分享了她从“三角地”到“汽车城”的人生过程和文学创作过程。由于三角地菜市场生活的童年经历,当她在小说中写上海的弄堂生活时,其实就是在写三角地,写的时候像灵魂附体一样,又回到了以前的弄堂,渐渐发现了人生河流下面沉淀的东西及其价值。随着三角地的变化,这个地方让她感到不再熟悉,但是当她在欧洲等地旅游时,看到英国伦敦的小马路很像提篮桥的小弄堂,意识到其实在世界各地能找到上海的影子,甚至她所生活过的区的影子,上海和世界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交流。此后她在写作《汽车城》的时候,里面很多关于城市的描绘都是关于虹口的;从三角地到《汽车城》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她不断地可以回去汲取营养。
随后,唐颖的演讲主题是“‘双城写作’:从域外城市看上海文化遗产”,以作家的身份、从人性的角度来关怀,分享城市人也拥有的乡愁:城市变得越来越陌生,自己似乎变成了异乡人。她讲述了九十年代初上海大规模的城市规划与重建,成排的梧桐树作为改革开放的代价,从这座城市中移除,熟悉的街道变得陌生,市民在这类建设行为中受到很大的刺激和伤害,这其中缺乏对“草根阶层”的关怀。她又以2004年时在一个社区里创设剧场的故事为例,指出艺术活动并不完全是为了艺术业,而是为了广大市民生活的社区。她所关注的正是城市居民如何在城市中生活,以及个人应当如何在文化建筑中获得幸福感的思考。
最后,沈奇岚以“上海文化作为未来文化生活的资源”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对未来城市发展有怎样的对话和交流的思考。她从自己多年的策展工作经历出发,认为上海作为全球文化的交汇和折叠之处、我们的生活也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中的折叠状态,因此这样一个独特的交汇点如何生发出新东西,是值得考虑的。她认为,需要重构上海的元素,提倡“先感知再设计”,要把过去的知识和现在的感知连接起来,让渴望了解城市的人能够拥有渠道。通过分析德国、濑户内海的城市开发,认为上海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很好的挖掘,没有得到重新整合。
第三场主题报告由柯炜文主持,依次邀请到卢逸凡,著名作家、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经济学博士、中国证券博物馆博物馆保障部总经理张卫东,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虹口区档案馆挂职副馆长王启元发表报告。
卢逸凡的演讲主题是“上海的文化艺术传承:一个法国人眼中的上海剧院生活”。首先,他分享了法国剧院的运行历史、模式和经验。基于对上海剧院的实地调研,他指出上海的剧院文化之所以难以传承与发展,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高成本导致的票价昂贵。他提到了欧洲一些政府对剧院的大额资助,这对文化产业、遗产保护、相应消费的拉动都意义非凡。同时他提示,上海现在虽然在努力建造更多更好的剧院,但是由于思维方式仍停留在造好后再思考如何使用,影响了后期的使用与投入,带来资金的浪费。在这些方面,上海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后,孙甘露以“上海的文学性:文学博物馆的意义”为主题,介绍了正在建设中的上海文学博物馆的筹备过程,阐明文学博物馆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他认为,上海文学博物馆的建设,是几代上海作家、读者、文学爱好者、文学工作者等多年来的一个愿望。而想达成这个愿望所要进行的工作非常艰巨,因为这既是一个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个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何在上海发育、生长、传播的想象性的工作。他希望能汇聚所有各方面提供的资源,依托虹口区四川北路的地理意义,建设好上海文学博物馆。
接着,张卫东发表了题为“中国证券博物馆:中国近代城市生活的见证”的报告。他以中国证券博物馆的建设历程为主,反思了历史文化建筑的改建。中国证券博物馆馆址建筑本身,是“蒙尘的建筑”:没有被大家真正认识。这有时光因素、信息埋没、建筑本身这三个原因。因此,有这样一个建筑做馆址,是令人兴奋也恐惧的。兴奋是因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是1990年12月正式开业的,这里是交易所的开端,见证了资本市场的恢复和发展,对于我们意义非常重大;恐惧是因为这是一个优秀的百年建筑,让我们有敬畏之心,目前,中国证券博物馆正在尽可能更好地利用这个地方,为它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它的文化内涵。
最后,王启元发表了以“虹口外滩到虹口源:北上海文化地标的思考与研究”为主题的报告,分析虹口究竟还有哪些东西,以及我们怎么样看虹口。他讲述了虹口区的发端和城市化历史渊源,以数量丰富的历史建筑与文化名人为例,指出了虹口作为北上海文化地标的重要意义。虹口是上海城市发展中除了外滩以外最重要的一个区域,但是这片区域在现下并未得到保护与重视,因此仍有很多对其进行挖掘、研究的空间,也需要为这些老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由李天纲教授组织的圆桌会议。在圆桌会议上,诸位专家对本场会议中涉及的重要论题畅所欲言,围绕文字在留存生活方式的意义和文学博物馆之成立,体验感与场域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如何实现价值、保留历史与传承生活方式做了探讨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