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虹口区委宣传部以及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虹口区档案局(馆)、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党工委承办的“世界文化会客厅:近现代档案中的虹口与世界”高端论坛在上海市虹口区白玉兰广场20楼党群服务站举办。
本次会议由虹口区档案局(馆)长陆健主持。陆馆长传达了会议目的——深入挖掘北外滩的历史文化底蕴,讲好虹口文化三地故事,为建设北外滩这个世界会客厅当中最闪亮的一把椅子,揭示其在上海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扎实丰厚的历史资料和铭证。
会议首先由虹口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发表开幕致辞。吴部长开宗明义,指出近现代以来虹口与世界的关系。虹口是上海最早开埠,接受文明、睁眼看世界的地方。他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虹口的文化“三地——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评价,来强调虹口在上海发展中的地位。通过回顾和反思过去对北外滩的开发建设和文化保护中两个重要的工程:中共四大纪念馆改扩建的工程以及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改扩建工程,探讨了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遗迹的基础上,做好新时代的开发。他欢迎与会学者在回望历史,展望未来,从发展的角度探讨虹口与世界的关系,为开发建设北外滩,打造世界级会客厅,提出意见,监督和帮助改进政府的建设。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陈引驰在接下来的致辞中提出了三点想法:
第一,作为复旦大学的老师和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的同仁,他表达了向长期研究虹口文化的李天纲教授学习以及共同合作的强烈意愿。
第二,虹口,特别是北外滩,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较早对外开放的窗口。而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的任务,是以世界文化为背景,用世界的眼光对中华文明,中国过去的传统、现在以及未来,做一些思考和研究。此次的高端论坛所要探讨的就是要以有限的区域看世界,意义深远。
第三,虹口有很多历史记忆,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从中国文学的角度看,有过巨大影响的鲁迅、茅盾都曾在虹口生活。文化工作者们要共同努力,做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使虹口北外滩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焕发光彩,展现出全球性意义。
最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致辞,他强调了出版社在健全文化产业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的作用。虹口作为上海的世界文化会客厅,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其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是要“做出一些叫得响的书”。虹口是见证中国近现代屈辱和苦难的地方,但同时这里更是连接海外、沟通中西、面向世界的出发地和见证地,也是今后建设的参与地。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作为上海的学者和出版人,从档案中挖掘世界跟虹口的关系,也是为后人留下新的档案,让每一个人对城市文化有认同感,归属感。
与会者合影后,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天纲,虹口区档案馆副馆长(挂职)、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启元,复旦大学宗教学博士陈嘉仁分别作主旨演讲。
李天纲教授演讲的题目是《虹口的文献与记忆》,他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了北外滩的文化和传统以及历史遗存。
首先以外滩为中心去看早期现代化的图景和想象,这其中就涉及到法租界延伸来的南外滩,杨树浦拓展下的东外滩以及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虹口北外滩。李天纲教授特别强调了虹口作为海派文化的滥觞与徐汇区的海派文化发源的区别,他认为虹口在海派文化的发源是非常全面的。“海派”的精髓就在于“五方杂处”和“华洋杂居”,这代表了两种移民的文化特征。一种是国内的移民文化,上海是能够接纳国内所有地方来的人,大家都能够在虹口找到生存的位置。最特别的是,上海能够处理华洋关系,能够接受多种文化的共同存在。
接着,他介绍了北外滩文化遗产片区中的一系列文化遗存,黄浦路旧领事馆区、礼查饭店、扬子江码头区域、霍山路、舟山路犹太人隔离区、新亚饭店、海宁路、乍浦路等,提出了“留、改、拆”三种模式的保护办法,认为“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命脉,是整个文化的文脉,而从“北外滩”出发,保存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海派文化”,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王启元副馆长以《“关于北外滩的记忆”丛书》为题做了主题演讲。演讲主要讲解了丛书编纂的缘起,介绍丛书目前已确定的三种书——《虹口港》《乍浦路》和《武进路》,并且解释了为何选择一港二路的原因。随着1843年上海开埠,虹口港岸边最先建起码头船厂,因此要围绕着虹口港,来看虹口的发展。选择乍浦路的原因,则是因为那里是北外滩建筑群中保护最好的。而武进路是历史最丰富的一条路,他着重谈到了近代著名外交家唐绍仪与武进路的渊源。
助力北外滩的发展是编纂这套丛书的愿景。进一步把文化发掘出来,将虹口串联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虹口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后,王启元副馆长展示了虹口档案馆所编《虹口1843到1943的历史图像》中的一系列珍贵图像,如虹口外虹桥、三民照相馆以及同仁医院旧址。虹口作为上海近代化较早的地方,这些珍贵建筑如今保留下的还很多,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文化遗产,但亟待保护和修复。
最后,王馆长再次强调了虹口在上海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在北外滩今后的建设中,注重挖掘和恢复历史,只要有条件、有能力还要继续保护开发和利用,还原虹口的历史性文化遗产。
陈嘉仁博士所作报告题目为《虹口区的神圣空间与保存现状》,报告主要介绍了虹口与天主教相关的机构,分别是公济医院、虹口圣心堂、圣方济各学院、虹口圣家院。陈嘉仁博士对这四个机构在当时的建设和运作依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四处机构都是法国传教士所建。传教士在公共租界管理和运作这些机构时受到公共租界的影响。陈博士特别强调这四个机构所拥有的共同风格是非常明显的跨宗教信仰,是努力适应多语言和多文化环境的风格。陈博士认为:“对于虹口与世界性,我们不应该只是在虹口找世界性,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从虹口所辐射出去的世界性影响。”
简短的茶歇过后,与会学者们进行了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引言人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与李天纲教授共同担任。
陈子善教授从自己在虹口成长的经历谈起,结合自身对于二十世纪文学史的深入研究,为将来北外滩的发展提供了建议。他认为在这样大的背景下,这片土地要有大的改观,已经确定有价值的,要尽可能保留下来,因为“一旦拆掉,就只能看看照片怀旧了。”如果实物存在,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对他们都是一个感性的教育。陈教授提出把虹口区文化的亮点、历史的亮点发挥出来,北四川路是大可以作研究的。
金光耀教授则是从自己的研究对象顾维钧出发,谈及与虹口的关联。顾维钧作为民国第一外交家,他的起步教育都是在虹口完成的。因此金光耀教授认为虹口确实是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一个地方,也是中国人走出去看世界、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他以自己所了解的东西,为虹口的历史文化增加了一个注脚。
引言过后,与谈嘉宾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为更好地挖掘和呈现北外滩历史文脉展开交流和互动。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陈祖恩教授提出研究虹口就要研究三种人:“一个犹太人,一个广东人,还有一个日本人。”并从具体出发,谈了这三种人对海派文化不同的影响。
上海作家协会,著名作家楼耀福、殷慧芬夫妇说这次的会议让他们“恍如重新认识了虹口。”他们怀着对于家的感情,希望让人们能够看到新的虹口,但是也不要没有老的记忆,“不要到时候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法籍教授魏明德(Benoit vermonder)从对当时犹太难民的关注谈到了法国人饶家驹在战争中对中国难民的帮助。
法国驻上海总领馆文化参赞玛利亚女士为与会学者介绍了法国上海领事馆的历史,强调了上海在中法关系中深刻和悠久的作用,并热情邀请学者们参加“巴塞别墅”百年诞辰活动,促进中法交流。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段怀清教授分享了他与外国学者在虹口探访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悟,他提到虹口和中国的近现代文学、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了虹口与近代中国新闻、报刊和出版之间的密切关系。
复旦大学历史系章可副教授谈到了和中国人交往比较多的印度人群体,他们在虹口留下的一些历史印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郁喆隽副教授提出“解决私人记忆和物理空间的矛盾”,希望将更多的历史遗迹以数码的形式恢复和保留。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余欣教授认为对虹口历史的研究与对敦煌文化的研究有共通之处。敦煌与虹口一样,都是世界文化的会客厅。
交行上海分志总纂、作家何成钢从金融文化的角度讲述了很多在虹口发生的精彩故事。
圆桌会议上,中外学者抱着开放的心态——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互相交流,挖掘了更多的史料,提供了专业的建议。会议活动在热烈和活跃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