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现代中国的视觉档案”第三讲“个案七则:新中国摄影话语的建构”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1901会议室举办。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主讲人高初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摄影部主任,本场讲座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张仲民教授主持。
高初教授首先播放了画册《中国》的宣传片,视频中展现的摄影作品既有“开国大典”、“阅兵”、“登雪山”、“开发油田”等历史性场景,也有课堂、街景、肖像等普通人的生活画面。视频中的照片配以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以中国人的生活经验讲述了令人动容的真实故事。画册《中国》展现了七十年来中国摄影的发展历程和杰出成就,以这个视频为引子,高初教授开始介绍新中国摄影史中的七位重要摄影家,并以此串联起了新中国的摄影话语。
高初教授首先介绍了曾拍摄毛泽东和齐白石肖像的摄影大家郑景康。郑景康为著名思想家郑观应之子,选择投身摄影是因为“摄影能达到真实和反映现实,不满足于外国人所拍的东西,因为他们歪曲了真实”,并立志于“把中国名胜从美感的镜头上骄傲地表现出来”。
郑景康在延安的摄影活动除了拍摄关于领袖的图像,也将革命理念视觉化:他拍摄了大量劳动的场景、对于人民的内心改造、关于未来的图景等等。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拍摄活动中,郑景康面对客观要求和摄影工作的矛盾,面对摄影创作中的清规戒律和障碍,努力把摄影变成一个更有活力的状态。
接下来,高初教授介绍了摄影家吴印咸。吴印咸在早年间省吃俭用买相机,自学摄影技术。1930年他在上海红灯照相馆担任摄影师,将拍摄明星肖像的经验转化为在延安拍摄领袖的技术。高初教授通过吴印咸的案例讲述了摄影中审美的部分在革命时期是如何被保留的,如吴印咸通过暗房合成技术,在战士们劳作的照片中加入了云彩的背景。
吴印咸,1924年,晓市
吴印咸,1935年,呐喊
高初教授谈到如果我们打开落了几十年灰的箱子,能够发现这些摄影者的“退稿片”中保有的“自我”,所谓“人人都有自留地,自留地里有好东西”,而吴老正是在新中国政治与摄影如此密切的情况下不断转换、不断实践的一个艺术家个案。
随后,高初教授又介绍了曾拍摄鲁迅的摄影家沙飞。沙飞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新闻照片所打动,决心投身摄影事业,以照相记录历史现实性题材。他提出艺术的任务是帮助人类理解自己,恢复自由。又提出摄影的武器论,将摄影当作曝光敌人侵略暴行、激起同胞抗战热情的武器。
1940年百团大战街头新闻照片流动展。沙飞摄
接着,高初教授介绍了摄影艺术家、新中国摄影美学和阐述者石少华。高教授特别提到“地道战”一词是石少华发明的,他亲历、见证并记录了“地道战”、“地雷战”等华北平原大地上真实发生过的抗日事迹,他用朴素而生动的黑白影像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各个重要历史时刻。
《新闻摄影收集材料方法的研究》1945年由石少华编写;黎枫保存提供
如果说石少华是把文艺路线转化为文艺政策的开拓者,那么高帆便是把文艺政策落实为具体图像拍摄的实践者。高初教授提到高帆为自己的祖父,因而在讲述时饱含深情,他指出,高帆的摄影成就集中体现于战地摄影,其在新中国时期拍摄的东欧人物肖像,也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旨趣。他的摄影作品从战斗前线、入城盛典到领导人重要活动,仰赖于摄影,这些历史现场或仪式活动的记录得以成为记忆的载体,它们具有产生鼓舞和改变人的生活和思想的深度和感召力。
以上三张为高帆摄影作品
紧接着高初教授介绍了内战时期最重要的战地记者袁苓,提到他从不加工摆拍,更不事后补拍。他通过现场抓拍的方式,使每幅照片都具备真实、自然、生动、鲜明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袁苓勇敢地冒着生命危险随着部队前进,才拍摄出一幅幅精彩的战争画面,有极高的战争摄影美学成就。
北平上下店子战斗中,摄影股长袁苓(第一张图右)随突击队冲锋拍照,1948年6月,郝建国摄
高初教授介绍的最后一位摄影家牛畏予,她不仅是七位中唯一的女性摄影家,也是主讲人高初的祖母。牛畏予在新中国时期拍摄了广为传播的女性形象,如何香凝、康同璧、裕容龄、赵青、张权、孙维世,以及1949年第一个三八妇女节、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等广泛的题材。这位先锋、富有自由精神的女摄影家,足迹踏过祖国的塞北江南、川藏高原、天山脚下,广收博纳,精心拍摄了许多广为流传的佳作。
讲座结束后,高初教授和现场听众展开了热烈的问答环节,长达两小时的讲座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对摄影史、中国近代史的认知,还有对摄影家艺术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感佩,以及对摄影作品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