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5日, “历史图像学”系列讲座之二“现代中国的视觉档案”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1901会议室举办,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主讲人高初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摄影部主任。近十年里,他围绕战时及新中国的摄影档案,完成摄影家及其战友、同事、学生二百余人的口述史,并整理其作品、木刻、底片、印相、书信、日记、田野笔记、文稿、政治检讨,构成数百万件图像及相关文献的中国革命的视觉档案数据库。
12月3日,讲座第一场“口述、文献与图像”由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主持。高初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保存于全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有趣档案。例如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关于中国影像最早的一张照片,以及保存于台湾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莫斯科国家与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等地的中国影像档案。除了档案馆中的档案之外,高初教授还介绍了从摄影者家中收集到的家庭档案以及个人档案。
高初教授分析了影像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情况,他指出战时的摄影底片处理条件受到局限,因而在危险的化学状态中,非常容易损毁。在他对摄影档案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中,发现已经遗失了许多内容。此外,由于底片的保存方式导致底片的信息难以得知,为机构的整理带来了不便。他指出国内缺乏对底片的保护技术和人才,却由于摄影档案的机密性又难以开办工作坊引进国外经验这一两难局面。
接下来,高初教授分享了他将档案转变为研究的经验,即通过口述史激活图像。他将摄影图片带到战时新闻摄影工作者家中进行口述史访谈,对比历史新闻资料中的摄影作品署名,将照片编成小册子,作为与现在已是老年的摄影者们沟通的窗口。为了照顾老人的身体健康,他的工作团队将每次的访谈时间严格限制在一小时;为了避免老人担心自己珍藏的摄影资料遗失,老人提供的所有资料都在第二天归还,因而需要在当天晚上完成最快速度的数字化。他总结了对老人进行访谈的感悟:口述史是一个互相信任,把个人的感受和档案馆里的资料碰撞在一起的过程。这个研究过程是在探索如何使机构档案变得有意义,而其中家庭史和生命史最终压过了机构档案,成为更有价值的发现。
在总结自己的研究项目何以能够顺利进行时,高初教授指出,口述史和档案整理的技术性工作是研究中必要的部分,没有这些技术性工作,之后的研究也就无从发生。但更加重要的是学院与社会的结合。是文献(档案馆)、研究(学术界)、出版(出版界)和展览(美术馆界)工作链条的打通。如果没有展览和出版的话,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档案整理工作将缺乏资金进行,也无法走入公共空间。
图像、口述、文献的工作到底是如何完成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高初教授播放了他对人类学家伊莎白·柯鲁克的一段访谈录像,录像中根据以她丈夫拍摄的照片为线索,伊莎白分享了她在土改时期的中国农村生活的经历和观察。高初教授以此为例,揭示了他的图像、口述、文献研究中三个层面的故事:除了伊莎白的口述史之外,以照片为载体,他来到了伊莎白丈夫摄影作品中的农村,在那里进行了为期八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去听当地人口中的故事;去看当地独特的处理纷争的方式。此外,他还到当地的档案馆进行文件档案的收集、比对和研究。
最后,高初教授、李公明教授与在场听众进行了深入的问答互动。他认为图像能够解构一般历史研究中自上而下的贯穿方式和外部者的观察视角。以图像为契机,能够使得不同的学科产生交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