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0日,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第三十二期访问学者工作坊“从海关、贸易、传播交通和边陲探讨十九世纪‘距离’概念的转变与中国现代化”在复旦大学光华东主楼701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和海关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召集人为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蔡维屏教授和海关史研究中心主任吴松弟教授。
第一场的报告以“邮政,地图,距离的概念”为主题,由复旦大学邹怡老师主持。蔡维屏教授首先讨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邮政路线设计的概念与距离意识的对照,以及邮政路线选点的分析。来自台湾青刊社地图工作室的黄清琦先生探讨了京奉铁路的建设过程与其受到的政治干预,并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国际影响。上海财经大学的王哲老师对近代邮政舆图(集)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利用GIS手段,厘清了当时全国邮政和交通网络的空间分布状况。
第二场报告以“海关,贸易,实践”为主题,由复旦大学樊如森教授主持。来自河南大学的武强老师探究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山东、河南府绸业公所在近代中国茧绸对外贸易中地位的演变。云南师范大学的张永帅老师利用海关贸易报告中对云南土货进口的记载,讨论了近代云南和广东的经济关系。上海海关学院的杨敬敏老师探讨了近代海关针对“洋货”制定的长江流域贸易规则的构建及其在“国货”中的扩展,并对海关监管下的晚晴长江贸易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
下午,上海海关学院的姚永超教授主持了以“南北与空间意念”为主题的第三场报告。来自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的方书生研究员以近代长三角地区为例,从“经济密度”增加的度量及其之间要素的流动出发,从“密度”、“联系”到“距离”的相互关系中讨论了“距离”的经济含义。复旦大学樊如森老师探讨了清代以来的西北茶叶运销与国内市场“距离”的变化。
吴松弟教授主持了以“边陲与距离的想象”为主题的第四场报告。来自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的杜永涛教授分析了由近代中西碰撞带来的对于中国士大夫阶层地理空间变化的冲击。姚永超教授利用海关出版物中的旅行手册——《调派珲春和龙井村关员的旅行指导书》,介绍了海关洋员对当时“边关”的认识。台湾大学的黄美娥教授以澎湖蔡廷兰《海南杂著》一书为基础,从文学的角度讨论了“距离”的感觉结构为何。她认为里程的远近实际牵扯语言、地理、国家、社会、心里、文化,甚至道德层面。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布琮任(Ronald Po)老师探讨了18世纪海疆空间距离的变动性,内海和外海的划分,内海的管理范围等问题。
最后,在圆桌讨论中,吴松弟教授和邹怡老师先后做了总结,并与各位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