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工作坊第二十六期】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的分野与融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21浏览次数:140

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的分野与融合——艾尔曼(Benjamin Elman)教授荣退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多功能厅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与复旦大文史研究院协办。会议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孙英刚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潘玮琳博士,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圣母大学历史系蔡亮博士共同召集,作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工作坊第二十六期。来自海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30余位学者,包括艾尔曼教授的多位友人与弟子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旨在值艾尔曼教授荣退之际,对其多年内在中国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等领域内的开拓与贡献,以及其教书育人、对相关学术领域研究活动的推进表示感谢,并借此促进相关议题的深入交流与探讨。


  此次会议共分为两天,议程十分紧凑。除开场的主题报告、艾尔曼教授讲话及最后的圆桌讨论外,共设“经学与经学史”、“科学与知识”、“星占与天文”、“信仰与生活”、“生活与博物”、“家族与国族”六个专题,每个专题设主持人与评议人各一位,每场会议由评议人评议完毕后开放讨论,以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



  28日上午,会议首先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致辞表示祝贺并主持主题报告。复旦大学历史系章清教授、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吴格教授、“中央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吕妙芬研究员分别代表复旦、代表友人与学生对艾尔曼教授的工作、生活与研究进行忆评,并分别报告论文《晚清士子的“阅读世界”》、《〈西班牙圣劳伦佐皇家修道院图书馆所藏的中国古书〉评议》、《夫妇之伦:明清儒者的论述与实践》向艾尔曼教授致敬。其后,由艾尔曼教授发表讲话,他讲述了自己多次前来中国的经历,并对所有帮助过、对其学术有影响的中国学者,以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也对接下来的会议主题及其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一场报告主题为“经学与经学史”,由吴格教授主持,共包括4篇文章。首先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93岁高龄的汤志钧教授,他对故友的荣退表示祝贺,并发表论文《从“家学”到“显学”:清代经今文经学的复兴与和珅专权》,认为清代乾嘉年间庄存与、刘逢禄复兴的今文经学,与乾隆晚年和珅专权有关。随后,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徐立望报告论文《晚清今文经学复兴的“和珅”因素:兼论嘉道之际常州区域文化兴盛的原因》,亦对艾尔曼教授在经学研究上提出的重要问题作出回应。来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张寿安研究员报告论文《十九世纪传统经学的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从“六经”到“二十一经”》,是文详细梳理了历代“经数”与“经目”的变化,指出清代经学学术史上经历的重要变革。最后,美国圣母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蔡亮发表论文《有大臣之志:以政治家与官僚的概念框架解读儒生文吏之争》,她引入“政治家”的概念,重新探讨经典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黄爱平教授对本场论文进行评议,指出目前学界关于“和珅”因素的不同看法并强调区域经学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


  下午第二场报告主题为“科学与知识”,由张寿安教授主持,共分为4篇文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韩琦教授首先发表论文《南明使臣卜弥格的中国随从:教徒郑安德勒史事考释》,通过个案研究对早期中国天主教徒在欧洲的活动进行了详细考证。随后,韩国首尔大学的金永植教授发表论文《徐光启的“科学”补儒论》,论述了明末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科学思想与知识时对传统思想所做的改造。最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黄兴涛教授与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杨瑞松教授分别从近代史研究上的重要名词出发,分别报告论文《〈申报〉与戊戌维新之前日本新名词在华早期传播》、《“同胞”与“睡狮”:近代中国国族想像的日本渊源》,提醒研究者需要把握重要“关键词”的流变。本场评议人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陆敏珍教授,她就本场发表的论文做了言简意赅的评论。



    第三场报告主题为“星占与天文”,主持人为金永植教授,共分为4篇文章。首先,美国理海大学班大为(David W. Pankenier)教授报告论文《编织隐喻: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与政治思想》,从天文考古学与音韵学角度考证了与纺织相关的民间传说与词汇,更早地形成于早期宇宙观与政治思想的论述之中。其后,日本藤女子大学文学系副教授水口干记报告论文《关于传到日本的术数书、占书》,着重介绍了其对《天地瑞祥志》与可能传为孤本的《天文图象玩占》的研究。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游自勇教授发表论文《敦煌写本P.2683〈瑞应图〉新探》,是文梳理了《开元占经》“龙”部与《瑞应图》“龙”类的文本关系,重新探讨敦煌写本P.2683的定名问题。最后,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贞副教授报告论文《宋代天文管理探论》,通过对两宋天文机构及其人员培养进行考证,提出宋代天文政策两面性的问题。本场评议人为韩琦教授,他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对以上诸位学者的论文提出不少问题。


  29日上午,第四场报告“信仰与生活”如期进行,主持人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张仲民副教授,共分为论文4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夏炎首先发表论文《范式引导与记忆整合:魏晋南北朝日常生活史建构设想》,该文详细阐发魏晋南北朝生活史的研究空间,提出“由物到人而及社会”的研究理念。紧接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韦兵副教授报告论文《“发奇伟之事于经常之中”:从四川佛教风尚与唐宋思想转型看谯定〈牧牛图诗〉》,是文指出谯定牧牛图阐发了禅宗、理学的双重意涵,体现了唐宋以降宗教与思想运动的重要趋势。其后,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丽山博士报告论文《日本受容中国文化的重层性:以长崎墓地“土公神”为例》,着重考察长崎“土公神”的历史由来,揭示了日本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性。最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孙英刚副研究员报告论文《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从犍陀罗到长安》,通过文本与图像的梳理,考察了中古佛塔为什么叫“雁塔”的文化源流。水口干记副教授对本场报告作了细致评议并指出研究问题。本场会议严格控制报告时间,开放讨论时在与会学者与听者间掀起了第一个讨论高潮。



    第五场报告主题为“生活与博物”,由吕妙芬教授主持,共分为论文3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首先发表论文《神仙粥、〈湘祖白鹤紫芝遁法〉与藏经洞——再谈敦煌P.3810 文书》,是文通过写卷中“山药”的考证推测其成书时间可能在宋仁宗之后,进而引发了对藏经洞封闭时间的重要疑问。其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潘玮琳助理研究员报告论文《国际网路•地方产业•宗教消费:中西视界下的近代江浙锡箔业》,考察了与近代反迷信背景相对的锡箔产业在地方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其背后更宏阔的国际贸易网络问题。最后,张仲民副教授发表论文《南桂馨和刘师培——兼论南桂馨其人其事》,主要通过报刊报道、回忆录等材料,进行史实重建工作并呼吁对南桂馨进行研究。本场报告由游自勇副教授发表评议,他认为P.3810号还有可能为窜入的写本并对另两篇论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下午最后一场学术报告主题为“家族与国族”,由于赓哲教授主持,共分为论文4篇。黄爱平教授首先报告论文《清代理学家方东树家训及其思想探探》,主要对方东树其人及其思想进行详细考证并指出时代意义。接着由陆敏珍教授发表论文《重写世界:宋人从家庙到祠堂的构想》,考察了宋代士人书写中家庙与祠堂的不同用语所反映的历史语境并思考其在现代社会的变化。其后,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曹南屏发表论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与士子的知识养成》,该文着重论述了清代官方对士人群体的“知识”进行何种规划及其带来的问题。最后,由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何俊教授报告论文《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知识观念》,是文探讨了先秦、汉唐与清代,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构造特点,并反思了现代中国学术在面对传统知识时的问题。黄兴涛教授对本场报告做了最后的精彩评议。



  会议的最后,由艾尔曼教授主持圆桌讨论,他首先向大家展示了一些甲午战争的相关图像资料,强调研究需要注意语境、目的论、想象与认知几个方面,这些在其近期研究中有所体现。他特别推荐Daniel Kahneman等的相关研究,强调分析材料背后呈现的目的性。其后,进入最后的交流与讨论环节。本次会议任务较为繁重,在流程上,主办方和报告人均需注意论文发表的时间限定问题。在会议的交流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经典议题、对新问题的探讨。最后,艾尔曼教授对所有的会议参与者表示感谢。至此,会议圆满结束。会议中,不少学者提到艾尔曼教授的研究对自己的启发,且艾教授对年轻学者研究课题给予的关心与帮助让人印象深刻,在为学与为师上,艾尔曼教授可谓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