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19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访问学者工作坊“世界能源史之中的中国”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主楼701会议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与国际关系学院杨大庆教授和复旦大学历史系朱荫贵教授共同召集,邀请来自海内外的历史学者围绕中国史中与能源产业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致开幕辞。
18日上午第一场,两位与会学者代为宣读了因故缺席的美国康奈尔大学肖建业教授的论文《历史中的能源》和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陈慈玉研究员的论文《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东北的煤矿业》。随后,由复旦大学历史系朱荫贵教授发言。他在《近代中国机器采煤业的兴起》一文中回顾了中国近代机器采矿业的由来和发展状况,重点考察了煤矿业在近代中国兴起时期的特点和所起的作用,由此指出煤矿业作为近代中国能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诞生、发展以至最终获得官方认可是由多种压力和各方因素的合力造成的。下一位作报告的是上海市浦东区委党校的范矿生博士,他的论文《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发展:以山东峄县中兴煤矿为中心的考察》立足于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向与会者呈现了中国近代企业如何在生产、运输、资金、安全等方面不断地因应外部社会的制约、构建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维持自身的发展。
下午,澳门大学张伟保教授以《从能源安全看近代能源工业的发展》开启了第二场会议的讨论。他的报告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分析中国近代能源工业的发展及其限制,以了解能源安全对中国的特殊意义;后半部分列举晚清至抗战时期的七个案例,揭示了能源安全在近代中国的多重波折。台湾阳明大学洪绍洋博士的报告则围绕近现代台湾石油勘探事业,考察了它在日治时期、战后初期与1950年代以后的状况,揭示出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经济圈中的台湾石油勘探事业的发展路径。其后,会议召集人杨大庆教授发表题为《近代东北的石油勘探》的报告,从科学、技术、战略、官僚体制等视角出发,剖析1941年以前日本与其他国家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的石油勘探活动。而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的吴翎君教授则把目光聚焦于早期外国石油公司在中国的竞争,透过美孚、德士谷、亚细亚这三家1870年到1937年间在华的石油公司,梳理了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历程。最后,由复旦大学历史系皇甫秋实博士宣读论文《顾维钧与中国西北石油的开发》,她从历史资料和文献中钩沉出顾维钧在1930年代参与中国西北石油开发的经历,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国民政府石油开发策略的认知,并深化学界对顾维钧的研究。
19日上午第三场会议,同济大学的杨琰博士首先为大家带来题为《西方经验与本土经营:近代上海电力产业的兴起与经营模式》的报告。这篇论文旨在以开启、经营近代上海电力产业的“上电”为中心,以上海市档案馆所藏工部局文档、电气事业专档,辅以报纸、期刊等资料,考察近代上海电力产业在兴起与发展初期所遇到的助力与困境,展现近代上海电力产业兴起的基本面貌和特点。然后,来自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的田岛俊雄教授基于产业组织,对中国和日本、韩国、台湾这些东亚地区的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作出细致缜密的分析。最后一位发言的是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的严鹏博士,他的论文《国家计划、市场转型与产业创新——中国矿业机械工业的演化》将1949—2014年中国矿山机械工业的历史视为一个连续的演化过程,分析国家计划与市场转型对产业发展施加的不同影响,并以矿用自卸车的研制这一个案来剖析该产业的创新机制,进而探讨该产业对于中国未来能源供给的意义。
圆桌讨论环节,学者们就参加此次工作坊的体验进行了深入交流,分别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出发,阐述了深入开展能源史研究的路径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反思和建议。最终,本次工作坊在热烈而活跃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