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工作坊第二十四期】画与诗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21浏览次数:171

    2015年7月9-10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第二十三期工作坊“画与诗:再论中国山水与风景的含义”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801会议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法国雷恩第二大学中文系主任罗思德(Cedric Laurent)教授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邓菲研究员共同召集,邀请来自海内外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与会讨,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引驰教授致欢迎辞。 



 9日上午,复旦大学邵毅平教授以《风景的变迁——4至18世纪中国古文中的自然》为题, 从风景的主观性出发,讲述了文学艺术中的风景与作者极其所处时代的关联。随后,苏州美术院陈铮教授在《论顾恺之“绢六幅图山水古贤荣启期夫子阮湘并水鸟屏风》的报告中,具体考据了顾恺之此件作品命名的由来及其与内容的对应关系,论证“山水”一词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而独立存在。上海大学张长虹教授《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张璪与唐代<松石图>》,以张璪的松石图为线索,分析了从南朝至北宋,“林石”题材融于“山水”题材的历史变迁。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李星明教授和邓菲教授皆从墓葬中的山水图像入手,分别作了题为《唐代山水画风格蠡测——以墓葬出土山水图像和咏山水画诗为主要依据》、《疏林晚照:论金元墓葬中的山水图像》的报告。



下午,独立学者姜斐德(Alfreda Murck)博士以《传司马槐、米友仁<诗意图>中的苏轼痕迹》开始了第二场讨论,她以《江上图》和《枯树图》为例,探索其画中山水与苏轼诗文的联系。而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的凌利中研究员的报告《从两件<丹山图>之个案鉴定看元代文人画家与道家的关系》,则旨在探索元代山水画中的道家元素。其后,大英博物馆史明理(Clarissa von Spee)博士发表题为《江南地区对山水画的影响》的报告,她认为江南风景主导了中国山水画的图像风格。当日的最后一场报告由独立学者李慧闻(Celia Riely)博士完成,题为《董其昌与武夷山》,论述游览武夷山对董其昌之后画作的影响。



10日上午,第三场讨论从巴黎INALCO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白丽思(Alice Bianchi)博士《明清时期的水灾图》的报告开始,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研究明清时期部分以自然灾难为创作思路的山水画作。随后,法国赛努奇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易恺(Eric Lefebvre)馆长作了题为《不可见的山水:吴作人<西藏茗茶故事图卷>中的叙述空间》的报告,探讨这位有西方留学经历的中国画家在其画作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景处理手法。



本场讨论的结尾,姜斐德博士针对所有学者的报告进行了一个摘要式的主题演讲。在圆桌讨论环节,学者们就参加此次工作坊的体验进行了深入交流,分别从各自的学术背景阐述了深入开展此课题研究的路径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更多的思路和建议。



下午,诸位学者共赴上海博物馆参观。博物馆自从库房特别展出包括《烟江叠嶂图》、《潇湘八景图》在内的八件精品画作,供学者们鉴赏和讨论。学者们纷纷表示此行大有收获,并表达了对“画与诗”这一主题的赞扬认可,本期工作坊就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