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访问学者工作坊“中国慈善事业:过去、现在与未来”在光华东主楼701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李嘉伦(Caroline Reeves)博士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高晞教授召集组织,邀请不同专业背景下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从历时层面对中国慈善事业展开探讨,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致开幕辞。
李嘉伦博士首先发表题为《中国的慈善和我们如何获取》的主题演讲。李嘉伦表示,在美国学者眼里中国慈善事业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外存在很多误解。但是通过研究表明,尽管在一个贫富分化的社会中,中国的慈善事业是有其悠久的历史。此次工作坊目的推动中美学者合作交流,进行跨文化研究的对话和讨论,梳理中国慈善的现状并展望美好未来。演讲结束后,全体与会者进行自我介绍,并拍照留念。
第一场讨论主题为“20世纪初期中国医学慈善”,共设三位发言人。北京大学张大庆教授首先发表题为《中国医疗慈善研究:计量史的视角》的演讲,他运用应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近50年来有关中国医疗慈善研究的文献数据,发现中国医学慈善研究文献快速增加,热点问题,学术前沿及发展趋势。通过关键词搜索,分析结果得出,中国慈善事业、社会慈善、中国慈善总会的中心高度,分列前三位,由此得出对政策及管理规范方面的研究在慈善事业领域也是研究热点。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主任医师杨震从个人角度谈医学与慈善关系,他通过回顾近代中国医疗慈善的个案,并结合近年来中国医患关系与医改困境,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医学慈善的话题:慈善与医疗的关系及成熟医疗应该具备的条件,勾勒医学与慈善的关系。美国阿尔玛大学卜丽萍教授通过对1920—1930年间北京卫生统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通过对社区的援助和对社区生活的控制的了解,来看卫生慈善服务与社会的反应态度。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在1925年,成立的京师警察厅试办公共卫生事务所对社区卫,主要工作为对社区进行卫生健康宣传指导,进行卫生检查,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等,但出乎意料这一慈善卫生机构并不受百姓欢迎。
第一场主题讨论结束后,复旦大学外事处处长朱畴文教授担任评论嘉宾,首先从自己的工作经历来谈自己对慈善的了解,他认为,社会不能指望慈善改变所有,对于医疗来说慈善只是补充,国家和政府是关键,政府应该给予更多关注。从近年中国卫生筹资结构变化及医疗卫生支出指数来看,政府投入是呈上升的良好趋势的,在此基础上仍旧需慈善的辅助,利用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力量,真正的多做一些事情。
9日下午,昆山杜克大学副校长,美国中华医学会主席布洛克(Mary Bullock)教授发表《中国的洛克菲勒时代来了吗?从美国史学角度考察中国慈善的发展前景》的主题演讲,引出了本次工作坊的第二场讨论:中国慈善的跨文化对话,本场主题设两位发言人,由美国宾利大学吴章(Bridie Andrews)教授担任评论者。
中国海洋大学蔡勤禹教授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来谈慈善的力量。慈善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在缓解社会矛盾,平衡社会紧张,促进社会变迁,创造社会生机,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高晞教授以上海红十字会医院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关系来谈慈善的话语权问题,高教授利用档案及洛克基金会与沈敦和之间的往来书信等资料,探讨了西方慈善模式与中国本土慈善机构合作中,产生的在“慈善”观念、认知和对“红十字会”事业操作方式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意义的慈善观念。
第三场主题为中国慈善的历史考察,本场由来自南通大学的高鹏程教授和复旦大学的刘平教授进行发言,上海大学张勇安教授评论。高鹏程教授首先梳理了红十字会作为他山之石融入到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民办,到官商合办,再到官办的历程。从红十字会发展的历史意义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当代慈善事业提供一面历史之镜。复旦大学刘平教授梳理了上海红十字会简史。上海不但是红十字会发起之地、筹资中心,后来更成为其慈善救济的大舞台。上海红十字会为国民慈善救济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相关历史不仅表明民间宗教信仰可以成为民间慈善救济的强大动力,而且也展现了民间社会顽强的自我疗伤能力。
6月10日第一场“中国慈善现状”,首先由来自上海平和双语学校的学生王欣莹分享她的慈善经验,她和她的朋友组建了一个“八爪鱼”慈善小组,共同奔赴浙江山区给当地学校捐赠书籍。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孙太一教授针对中国的国情和文化提出了中国慈善的理念,分析了中国政府和民间在慈善事业的参与分工,着重从历史沿革和现在发展方面介绍了四川地区的慈善事业,并分享了四川农村居民对慈善组织的看法。美国明德大学的蒂茨(Jessica Teets)教授,分享了社会管理与中国慈善的未来,介绍了NGO组织的组织形式、职能和各地组织的异同点。通过这场分享,大家都对中国慈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场“全球视野下的比较研究”,非盈利性组织和志愿者活动研究者西提基(Shariq Siddiqui)先生介绍了非西方定义下的穆斯林的慈善事业。来自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的菲尔德(Jessica Field)女士就“施舍慈善和人道主义的效用”这个话题进行了阐述。她认为不同文化对慈善的理解不同,进行慈善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去理解他们的慈善行为,同时她用印度的慈善为例进行了说明。
下午的第三场,首先由来自美国塔夫斯大学,日内瓦研究院的多尼尼(Antonio Donini)教授分享了当代人道主义面临的挑战,之后,国际红十字会的斯利姆(Hugo Slim)教授就中国与国际红十字会对未来的渴求做了展望,对现实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工作坊的最后,所有学者进行圆桌讨论,就两天的收获和感想进行热切交谈,对中国和世界慈善事业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