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工作坊第十八期】重评帝国主义在中国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21浏览次数:121

2014121314日,来自英国约克大学的中心访问学者龙浩磊教授召集了中心第十八期访问学者工作坊。本次工作坊主题为:《重评帝国主义在中国——外国对中国的影响, 1945-1955》。最近几十年,中国和海外学者对于中国背景下的“帝国主义”有了新的理解。本次工作坊聚焦于外国势力在中国逐渐消退的19451955年,旨在研究中国与外国势力的关系。外国势力在1945年日本退出中国后重组的过程,以及1949年以后彻底消失的过程,都揭示了国际交往和民间交流层面的中外关系实质。历史学家接受新的研究方式和思想,我们需要重新定义这一主题的研究范畴。



    1213日,首先由台湾东华大学的吴翎君教授带来题为《经济立法与中国的国际化──重探1946年商约》的报告。她认为,由于战后国共关系的对立及政治情势的复杂化使得对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褒贬评价不一。过去对于商约的研究或以平等或不平等之二分法论析或偏重“公司法”之讨论而较忽略历史意义的探讨,而她则从条约权利、经济立法与国际化等命题重探1946年《中美商约》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从百年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发展而言1946年中美商约的重要性在于确认1943年“中美平等新约”美国所声明“放弃”之特权以替代过去不平等条约制度时期相关的商务条约。因此商约的签订不仅必要而且亦是战后中美经贸关系新基础下的保障。之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皇甫秋实博士以《美援为何无效?对战后中美经济关系的再思考(1945-1949年)》为题做了报告,她从中美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四个维度考察中美两国求援和施援的动机、渠道和效果,进而从多元互动的角度分析战后美国对华经济援助未能发挥应有效用的原因。


    上午的第二场分讨论,由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金艾美(Amy King)博士和日本东京上智大学的海斯教授(Christian Hess)完成。金艾美(Amy King)博士的论文,《完成“多快好省”的任务:日本经济顾问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检视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影响。之后,海斯教授(Christian Hess报告了他从民族主义、国际主义与外国势力在后殖民时期角度,对大连1945至1955状况的研究。


    13日下午,由本中心、哈佛燕京学社及德里中国学研究所三方联合培养的访学博士,来自印度德里大学的蒙娜(Nirmola Sharma)讨论了二战后在华印度人的社区,追溯了在华印度人自日占时期起到战后的革命历史和政治动员。之后,上海交通大学的张志云教授讨论了1949年中国海关四位官员的人生,描述了他们面对国民党的抛弃、共产党的思想审查、恶性通货膨胀和洮南中各自的小历史,从而看到被遗留在大陆的海关官员无依无靠、自我挣扎的历程。在此之后,复旦大学外事处的金莹老师作了题为《上海城市规划受到的国外影响,1945-1955》的报告,南京大学孙扬教授以《在祖国与宗主国之间:论19451949年的香港问题》为题,从国民政府对收回香港的考量、国内政局与香港时局的互动以及香港特有政治格局的形成这三个视角,对战后初期的香港问题作了宏观层面讨论。


    13日最后一组报告首先由浙江大学历史系肖如平教授开始,他以《从“反共抗俄”到“联苏反攻”冷战时期蒋介石的苏联政策》为题,利用《蒋介石日记》等资料对蒋介石在冷战时期的苏联政策作一简要分析。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侯中军教授报告了他的研究《顾维钧与控苏案》,以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阅读的所藏顾维钧档案为材料,尝试还原国民党退台初期外交的一个面相。


    工作坊第二日上午,本次工作坊召集人龙浩磊教授,对他即将出版的新书做了回顾,他的新书题为《新上海:革命与“反殖民化”在共产主义中国(1949-1966)》(New Shanghai: Revolution and Decolonisation in Communist China),他重点讨论了自己十分感兴趣的 “人类遗产”(human legacies)概念。



    最后,在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台北中研院张力研究员及龙浩磊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学者们就本次主题“重评帝国主义在中国”做了热烈讨论,学者们纷纷表示此次工作坊帮助了中外学者从不同史学研究视角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