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4-5日,由中心访问学者舒秦玉凤(Yvonne Schulz Zinda)教授召集的第十七期工作坊在光华楼西主楼1901室圆满召开。本次工作坊主题为“上海愿景:城市文化,建筑与品牌建设”,十二名与会学者从文化与传媒、居住文化、建筑和品牌建设三个专题围绕上海这座城市展开了深度探讨。
12月4日上午的专题为文化与传媒。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史通文(Andreas Steen)教授以《上海的爵士乐:历史、图像和历史遗留》介绍了解放前上海爵士乐的历史,以及之后作为历史记忆这种旧上海的音乐如何被再造、再传播。之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葛涛以《清末沪上名士间的影像关联——以<郑孝胥日记>所载旅沪期间的照相生活为例》讲述了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传入中国以来,照相如何作为一种西方新兴科技产物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其特有的写实性、纪念性、见证性逐渐融入社会生活。他以郑孝胥为例,论述了清末集体摄影成为人们表达共同志向、亲切情感、紧密联谊的一种时尚方式。在社会名流之间,这种风尚尤为弥漫。葛涛研究员认为,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他们中的多数人具有开风气之先的素质,对于新的生活内容、方式较易接受、体认;其次则是就整体而言,该群体经济条件较为优越,有条件承受照相作为生活方式而产生的花费。这种现象,在近代上海名流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之后舒秦玉凤(Yvonne Schulz Zinda)教授以《老家的形象:在电影中表现上海》做了报告。
12月4日下午,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维江以《德侨在上海的文化生活》展开了下午关于居住文化的专题讨论。王维江教授认为,1856年落户上海的德侨洋行职员,与自六十年代起,受聘于海关的德意志人是上海最早的德侨。1861年德中正式外交关系确立,随后驻沪领事馆先于驻京公使馆开张。外交人员自1862年不断来沪,成为第二波的主力德侨。第三波德侨的主力来自八十年代后更多元化的人员构成:传教士、作家、记者、科学家,与这一带有人文气息的群体集中来沪相映照,上海开始了德侨中心区域的建造——总领事馆、学校和教堂在二十世纪初形成位于苏州河和黄浦江夹角处的“德国之角”。德侨的另一文化生活景观是1886年创刊的德文报纸《德文新报》(Der Ostasiatische Lloyd)。1925年成立的德语剧社把演出地点定在英国侨民建立的兰心大剧院,则体现了德国人由来已久的重英轻法的政治和文化倾向,也显示出外国侨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德侨在上海的文化活动不是孤立的,它既是为了消解乡愁,也是为了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其实际效应则远超德侨的范围,不仅促进了各国侨民的交往,而且在中国知识精英中也形成了持久深远的影响。
之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涛以《万国商团中的华员群体研究》为题作了报告。万国商团中华队,前身名为“华商体操会”,组织于1905年黎黄氏案(又称“大闹会审公廨案”)发生之后,由虞洽卿等人发起,邀集华商百余人为董事,公认为近代中国各地华人商团组织的鼻祖。1907年经工部局批准,签约加入万国商团。队员初为83人,后不断壮大,最终随商团解散而消亡。已有著述论及华人商团多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将商团定位为“反革命武装”。相较之下,万国商团是上海外国租界为“国中之国”的重要保障和帝国主义武力侵华的有力工具,“反革命武装”意义自不待言。他深入剖析了万国商团,发现中西交杂、利益混合的近代上海城市历史中,中外之争并非零和博弈,在共同利益面前,常屈从于战争与和平的大抉择。中华队的出现,即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复杂性提供一个重要样本。
这个专题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生的报告为结尾,他的论文《1920年代上海减租问题中的马路商会与房客联合会》,从工部局档案记出发,考查了1920-30年后期历次比较重要的房租纠纷。他发现,其中房东方以洋行居多,而房客方则多为小户商民,但出面参与商办的组织则纷繁复杂。由于上海各路各里房客组织日众,在大部分商业街区的里弄商铺基本都是全体加入房客联合会,所以各里弄房客运动风起云涌,马路商会不可能不知道情况,当时,多数马路商会开会的主要议题也是讨论房客对房东的反抗问题。
在第二日的第三个专题中,陆烨首先带来了《法租界分类营业管理与上海的特色街区》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分别介绍了工商业、城市病与法租界分类营业管理,分类营业制度及其特点,分类营业管理与城市空间分异,闻名上海的高级住宅区,以及“厂宅混合”街区特色等内容,以此论述了近代上海城市病治理的法国模式。之后,德国慕迪国际规划设计公司总经理闻浩南(Roland Winkler)介绍了今日上海的建筑实践。最后,上午的讨论由香港大学建筑师副教授罗坤(Cole Roskam)的报告为结尾。他的报告《晚清上海的品牌化:宝塔建筑的案例研究》认为,广告宣传可以被看做上海建筑史新时代开始的标志。它不仅展示了上海与全球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展示了上海作为人口聚集的大都市企图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兴趣。
最后,12月5日下午的两个报告,以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员刘新鑫开场。她以北京为例,探讨了中国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文化与创意。改革开放至今,“十二五”计划将重点放在了文化和创造力上。她认为,通过“十二五”计划,从中央和地方的城市政策影响了北京在自身城市品牌建设中走向关注文化和创造力。北京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其文化和创意元素与城市品牌紧密相连,尤其在创新和技术领域。整个工作坊的最后,由《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总编助理乔争月女士结尾,作为《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的英文作者,她介绍了她对邬达克上海建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