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工作坊第七期】异域之眼:日本人对中国风景的想像与运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21浏览次数:39

 

风光与景物的历史是旅行与跨文化形象研究近年来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古代中日两国对于风光景物的描述与认知有着何种联系,是一个颇为值得研究的课题。830日,与此课题有关的中心访问学者工作坊第七期在光华楼西主楼1001会议室举行。本期工作坊的主题为“想像中的中国——日本人翻译中国风光与景物的历史”,由中心访问学者京都大学木津祐子教授与合作学者戴燕教授共同组织。




此次工作坊采用小型学术报告会的形式,通过两位组织老师的联络,工作坊邀请到了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兴膳宏先生。南京大学张伯伟教授、曹虹教授,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葛兆光教授、中心副主任陈引驰教授以及复旦陈广宏教授、朱刚教授也参加了会议讨论。




工作坊由戴燕教授主持,戴燕教授首先向给位学者及听众介绍了访问学者木津祐子教授及其在中心的访问计划。之后,木津教授作了题为“江户时代的‘汉文脉’与日本风光的形成过程”的主题报告。首先木津教授利用《得泰船笔语》与《清水笔语》中记载的文献资料,向听众展示了日本人野田笛浦、羽仓简堂与浙江船商杨启堂、朱柳桥等人之间的对话记载,文献记载了众人谈论两国风光景物的情形,以此作为题引。接着木津教授以潇湘八景为例介绍了中国风光借助语言文字移入日本的情况。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木津教授重点探讨了“汉文脉”在中国风光移入日本风光中的媒介作用及对日本风景产生的影响。




戴燕教授随后对木津教授的报告作了简单的总结,提示木津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实际的风光通过固化的文字在日本汉诗文中重生,并融入日本文化的历史。曹虹教授也认为,木津教授的报告体现了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两个关键词,即想像与体悟,交流中通过文字(包括笔谈)传递了中国风光,然后很多日本人又通过日本风景去理解文章中的中国风景,从而有想像又有体悟。张伯伟教授以为本次工作坊很好地体现了“想像的历史学”的意味,同时又注意到了翻译在国家间文化传递的重要作用,之后张伯伟教授以《佛教•翻译•想象》为题,通过自己对汉译佛经的研究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体认。




陈广宏教授提出木津教授的报告体现了日本风光形成过程中,有中国风光的参照。朱刚教授提到了另一情况,明清时期一些日本人真到中国来后,接触到真实的中国,产生了与唐宋诗文中中国的距离。陈引驰教授认为人们是在非白板的状态下看世界的,比如后代写洛阳,都集中在东汉时期经常提到的几个地方,所以这可能并不是跨国界才有的问题。人们对风景的想像总要借助一定的资源,无论是时间的还是空间的。




围绕木津教授的报告,诸多学者发表了精彩的点评和意见。接下来是本次工作坊的另一个重头戏,京都大学荣誉教授兴膳宏先生发表了演讲:“日本古代绘画里的竹林七贤与饮中八仙”。兴膳宏先生担任过京都国立博物馆的馆长,所以他本人对艺术绘画有颇多鉴赏经验,能够通过绘画发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在兴膳先生的演讲中,兴膳先生向大家介绍了日本文学与绘画中对竹林七贤与饮中八仙的理解。据兴膳先生介绍,古代日本人往往把竹林七贤想象成住在竹林,远离社会,天天喝酒的七个人,而且将七人看成一个集团,在日本画家的笔下,竹林七贤往往具有同质性,让人分不清谁是谁。注意到七贤有各自的个性,是近代才有的现象。在谈到饮中八仙在绘画中的形象时,兴膳先生通过分析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画师横山华山的《饮中八仙图像》,认为画像中的人物形象来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演讲之后,兴膳先生回答了学者和其他听众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