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工作坊第二期】建构与生成:汉唐间的历史书写诸层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21浏览次数:66

2013317日下午5点半,由中心主办,中国中古史研究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中国中古史研究》协办,为期两天的第二期访问学者工作坊,在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圆满落幕。

第二期工作坊由中心访问学者安部聪一郎博士与复旦合作学者徐冲博士组织发起,联合近年来在中古中国研究领域内颇具声势的复旦“中古中国共同研究班”成员,同时还吸引了包括日本、台湾等海外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




此次工作坊的主题是“建构与生成:汉唐间的历史书写诸层面”,着重于史料批判及历史书写模式的考察。有别于传统文献学的考证、辨伪、校勘,此次工作坊讨论的问题涉及史料批判、史书的书写模式及编撰思想、时代变迁对历史书写的影响、编纂者与历史文本的呈现等方面,尝试从多角度还原史料自身的历史以及被历史书写建构的“历史”。

工作坊首先由安部聡一郎博士发布了本次工作坊的主旨说明,之后由各位学者发表自己的论文,发表后由相应的评议人评议,同时接受他人质疑与提问。以下是本次工作坊学者发表论文的思路或观点摘要:

余欣:围绕中古时代东西方关于极光的书写与观念问题,从极光的记录体例与判定标准,知识的成立与演变过程,灾异的思想与信仰源流及其在政治、军事、社会层面的影响等方面对史料进行细致分析,并对中国、日本、朝鲜和欧洲在书写和观念上的异同进行综合考察,为理解中古中国知识-信仰-政治构造和世界图像提供新的进路。




安部聡一郎:通过史料批判,以再研究的姿态同下见隆雄教授关于《后汉书》列女传的研究展开对话,以姜诗传及姜诗妻传的分析为切入点,以“江水”“投衣”“鲤鱼”为三个着力点,探讨史料中所见六朝间孝的不同侧面。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孙正军老师提交的报告《“猛虎渡河”与“飞蝗出境”》,通过对很多史书在叙述地方良吏时记载的情节加以分析,探讨了中古史利用模式形塑传主、书写历史的现象。

大原信正:介绍了“魏大饗碑”从发现到明清时期的流传情况,立碑位置、碑作者及立碑意义。

赵立新:以萧子显《百官志·序》为中心探讨《南齐书·百官志》的编撰问题,介绍了萧子显与《南齐书·百官志》、《百官志》的内容、格式及体例,探讨了《百官志·序》引用职官类文献及编撰问题,并作了几点推论。

廖宜方:从祭祀这种有意为之、具有纪念意味的活动着手,探讨汉唐间各个王朝祭祀前朝帝王的活动与制度,探究后世王朝如何看待过去帝王及如何形成知识与记忆这一命题。

孙英刚:考察“辛酉革命”这一纬学思想对公元7-9世纪东亚政治的影响,认为将看似荒诞的纬书思想纳入历史研究,可以动摇既有观念或认识。




陈识仁:汉唐间皇权介入修史,对启用什么样的人物主持修史或监修国史这一问题的考察。作者发现曾任“记室”或“记室参军”者,多数成为日后修撰国史的人选,此一现象多集于北齐、北周与唐初。

又如来自复旦大学汉唐文献工作室的仇鹿鸣老师通过《旧五代史》与碑誌及其他史传文献所呈现的士人面貌的比较,分析五代史中关于士族负面描述的根源。

徐冲:介绍新出元渊墓志概况及墓志主与正史人物的对应,发现元渊墓志及其子元湛墓志的格局与南朝宋齐时期定型化的墓志格局相似。

聂溦萌:通过对从北魏国史(尤其是纪传体国史)到魏收《魏书》的形成过程的再检讨,探究《魏书》编撰混乱的原因及其历史背景。

会田大辅:透过比较《周书》和隋、唐初的史料,考察《周书》北周形象的形成。




    在综合讨论阶段,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陆扬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对工作坊进行了总结评论,他认为好的研究要有好的切入点与角度,有好的问题立意,并给出合理服人的解释。文本的批判与解读是现在进行历史研究的必须经过的阶段,史料的性质具有多面性(以墓志为例),不能拘于一点或两点,那样会影响研究者的视野。此外,来自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李晓杰教授与来自日本中央大学的阿部幸信教授分别发表了自己对工作坊的看法与感受。之后,各位论文发表学者分别总结了自己在工作坊的收获,并对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