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留存着一代学人的心灵图景——“夏氏书信与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会”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5-21浏览次数:85

书信里往往藏着最朴素的人心与人情。夏济安与夏志清两兄弟,是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界的两大巨擘。他们早年从求学到进入学术研究的阶段,正是近现代中国东西方学术与文化交融的密集期。从1947年夏志清赴美求学开始,兄弟两人便开始通信,到夏志清1965年2月19日写的信寄到伯克利时,夏济安已撒手人寰。这共计600多封信被夏志清珍藏多年,记录着两兄弟的交游、生活轶事,学人八卦等,鲜活地展现了一代学人的心灵图景。


今年是夏志清诞辰100周年,简体版《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五卷本经夏志清太太王洞女士授权,苏州大学季进教授注释整理,由活字文化完整推出。5月7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协办的“夏氏书信与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会”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二十多位来自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参与研讨。作为书信集的主要编者,也是此次活动的召集人季进从情感史、学术史、文化史和个人史四个方面肯定了书信集整理与研究的重要价值。“这些书信展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夏氏兄弟如何凭借个体努力不断对话现实,增延历史。”


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认为书信是一种生命的书写,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夏氏兄弟学术经历的同时,看到他们细腻的情感表达。“千言万语形成了最绵密,最复杂的生命的表白。”他认为书信集提供了一种知识的相度,“最好的文学,最好的批评就是广纳人生,以最真诚开放的态度来面对生命,而且呈现生命中的道德的紧张性。这种紧张性才真正成就文学大家的生命洞见。”


而提到夏志清,一定绕不过去他的经典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关于这部著作的学术争论至今未曾停止,它提出的诸多创见在今天依然影响巨大,如发掘了当时尚未引起注意的张爱玲、钱锺书、沈从文等文学大家。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表示,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以艺术的标准挑选现代文学,分析了左翼,乡土,都市,讽刺文学等为代表的作家作品,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新的文学史格局,在当时的文坛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他说:“《中国现代小说史》还原了一个相对比较沉着、纯粹的、审美的艺术追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进一步从信的细节出发,提出了一个问题:“夏济安先生是怎么参与《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作的?参与到什么程度?”他例举了书信集第四卷中,兄弟二人就叶圣陶《倪焕之》一文讨论的部分,而这部分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被直接引用。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予以回应,他说:“看了书信集,如果说《中国现代小说史》有第二作者,就是夏济安无疑。”在他看来,书信集和《中国现代小说史》形成“前店后厂”,两个文本间有重要的互文关系。


此外,《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有多重阅读方式,如美国韦斯理学院副教授宋明炜提出除了信件透露的信息之外,是否也可以突破文体性质,不单单将其作为研究史料,而将其看做文学本身的书写?“从信件看,夏志清喜概述、就事论事,而夏济安则会展开叙事,甚至形成类似情节的结构。一来一回构成双声部如同小说般的空间。”台湾大学梅家玲教授提到了书信往返当中有非常多的关于中国古典小说或者是通俗文学的讨论。复旦大学教授陈建华和美国罗格斯大学副教授王晓珏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电影”在夏氏兄弟研究中的作用等。在这些讨论中,我们得以触摸到一个风云变化的年代下文学和生命所拥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