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莱布尼茨论坛是对中国文化尊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4-15浏览次数:33

内容摘要:中国今日的现状显然跟它的文化是有关系的,就是文化有双重性,中国的现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文化缺乏某些创新能力。这是在其他文献里面看不到的,这些话至今读起来都非常有警醒作用。

王维江,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入汉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近代史室主任,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思想文化史研究室教授。

东方早报:中德莱布尼茨论坛是个什么样的论坛,图片展在此间展出有什么意义?

王维江:中德莱布尼茨论坛是由复旦大学和汉堡大学合作举办,论坛计划每两年举办一轮,每轮在上海和汉堡各举办一次。第一届莱布尼茨论坛将于4月12日、13日在复旦大学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德国在中国:思想与技术”,主要回溯自明末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以后,德国思想和技术在中国的输入和影响;从历史和现实诸层面探讨德中相遇与交流,并总结当代中德的合作往来。

学术界历来把美国作为学习榜样。去年3月份,复旦大学成立了国际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的第一项举措就是与欧洲学术界人文学科开展合作,促进人文学科的研究。为什么选择德国为合作伙伴?明末清初,近代以来中西方的第一次相遇,德国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近代以来,德国的德语文献在历史学界很少利用,1949年以后,我们一边倒学俄语,改革开放以后又一边倒学英语,所以掌握小语种的人比较少。我凑巧去德国留学,做的题目实际上跟这些没有关系,但是看到一些书籍和图片感到非常新奇,所以一直在收集。1840年到1911年,西方各国纷至沓来,这段历史,这些国家本国形成的文献,我们基本上都没有利用。回来以后,我就选择了这样一个课题,就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逐渐地恢复这一段历史。这里的图片是比较形象的,照相机是1839年一对法国人兄弟发明的。德国人和中国人发生关系是在1861年,照相机已经有了,他们来中国拍了很多照片,从照片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是此次图片展的主要目的。

东方早报:你所获得的德国的资料,是否能够填补中国近代史的一些空白?

王维江:外国人那时候怎么看待中国,实际上在这批文献里都有反映。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德语文献,对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的文化是有一种非常崇敬、敬重的心态。讲中国人勤劳、中国人聪明,比如德国人看到中国人的小店里面卖的一些雕刻,如木雕,让德国人觉得匪夷所思,中国的工匠能够把活做到那种程度。对于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中国人在店里面忙忙碌碌,从早忙到晚,好像就没有停歇的,但是脸上一直是很阳光的。同一时期,欧洲的工人们简直就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中,整天耷拉着脸,这对历史学研究者而言是非常震撼的,我们过去一般认为西方人鄙视中国人。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对中国一些丑陋的东西也是毫不留情地批判。比如说抽鸦片,但批判不是居高临下的,而包含着一种深深的同情。史料中说:“你看这些人,拉洋车的这些苦力,一天辛辛苦苦挣那么一点钱,到休息的时候就去把钱拿去赌博赌掉了,一般人是抽不起鸦片烟的,在黑暗的鸦片馆里面抽鸦片,把自己勤劳获得的财富败掉了。”对于中国女人的小脚,德国人也是批判的,觉得这是对人的一种很大的摧残。当时欧洲同一时期已经开展过启蒙运动,已经在讲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权利,因此对这种丑陋的一面当然是持批判态度。再比如,对犯人套着木枷甚至砍头,把人头挂在城门上,德国人都认为是很野蛮的。德国人对中国官员批评得更多一些,认为官员观念落后,出尔反尔。根据这些史料,中国的研究者可以更加细致地梳理中外关系。

东方早报:德语文献中记录的中国,和英语、法语记录的中国是否有不同?

王维江:英语版、法语版、日语版和德语版等各种版本的记录,总体区别不是很大,但是从细微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人的独特思维方式。德国在占据胶州湾之前,跟中国没有很直接的武装冲突,所以德国人的描述更理性,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德国人看到中国工艺品的精致,老百姓勤劳的精神,德国人说过,这个民族非常了不起,这么大的一个帝国,它能够实行有效的统治,跟中国人的民族性质是有关系的。

中国今日的现状显然跟它的文化是有关系的,就是文化有双重性,中国的现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文化缺乏某些创新能力。这是在其他文献里面看不到的,这些话至今读起来都非常有警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