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2日晚,德国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德国哥廷根大学汉学教授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以“世人皆中华乎?——从中西生活观念的差异到中国文化的复兴传统”为题,向校内外听众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高端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四期,主持人为复旦大学中文系的王宏图教授。
施寒微教授对中国历史、宗教和文化有着全面的研究,著作包括《中国古今文学通史》、《中国简史》、《中国的众神与秩序》等多种。此次讲座贯穿“中学为用,西(德)学为体”的思想,汲取欧洲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经验,从文明复兴的角度,提出中国孕育着下一次复兴的可能。
讲座首先以欧洲的经验为例,讲述欧洲之所以能主导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正是因为当时欧洲擅于向其他异质文明学习,施寒微教授列举了席勒与歌德通信的内容,以及席勒对荷尔德林诗歌中特殊意象的解读来说明欧洲是如何通过离开故土的温床来走向现代化的。只有离开固定的思维和途径,进入新的领域,才有可能创新。
其后,他又以胡适提出的中国的五次“复兴”为轴,梳理了从以禅宗和唐诗为代表的第一次复兴到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第五次复兴期间,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对于“复兴”的理解,中国是如何“改变方向”的,如宋朝的“先公后私”、“右贤左戚”,以及11世纪司马光和王安石针对风俗礼仪革新的争论,并特别指出了在这五次复兴中,我们应该关注文化间的对比、文化的多样性、城市的作用、以及对儒学的再认识。
施寒微教授认为,关于“复兴”,不管是在欧洲还是中国,双方都应该重新讨论。其一是如何看待所谓的整体性,如果寻找自己的身份并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定位。其二是如何奠定让精英服务民众福祉的基础。其三是复兴的基础就是“打开门”,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这个“打开门”应该是怎样的组织形式。而目前在欧洲和美国,对其他文化圈的了解甚少,知识掌握在精英手中,没有植根与大众的意识中,所以他猜测,如果有一次新的复兴,在欧洲和美国发生的几率在逐渐变小。但在中国,革新的力量是存在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危”,也可以是“机”,我们应该坦诚地面对挑战。
讲座最后,同济大学德国中心的胡春春教授对施寒微教授在演讲中提到的“整体性”概念做了精彩的评述,并与听众分享了施寒微教授在其他高校演讲中提及的相关内容。现场听众也对讲座中所提及的“复兴”的现实可能性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此展开了一系列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