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学术讲座:新诠释里的太平天国与19世纪中国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08浏览次数:253

2013年6月28日下午,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座无虚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梅尔清(Tobie Meyer-Fong)副教授作了题为《太平天国与19世纪中国:新诠释》的讲座,在讲座中梅尔清教授主要介绍了自己的新书What Remains: Coming to Terms with Civil War in 19th Century China(《浩劫之后:太平天国战争之遗产与19世纪中国》,暂无中译本)。此次讲座是中心中华文明国际研究系列第五讲,由历史学系张仲民副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后,梅尔清首先简要回顾了海内外对太平天国的研究,然后她谈了自己新书的写作缘起。她说自己想写这本书是自己的《清初扬州文化》交稿,在阅读了1874年《扬州府志》后,她惊奇地发现《清初扬州文化》中提到的建筑基本上在太平天国期间毁坏,这本方志里记载了此间扬州地区很多人口死亡的现象,死亡对于战争的幸存者,他们有什么看法?人们怎么处理战争造成的死亡?他们怎么记录自己的情感和痛苦?这些问题使她思考如何从普通人的角度研究这场战争。



故而,在梅尔清的这本 what remains 中,没有多少大人物的深描,她将关注目光更多的投给了芸芸众生,关注他们的记忆和遭受到的苦痛。梅尔清说自己从三个关键词研究太平天国,即暴力、社区和纪念。

接着,梅尔清介绍了自己新书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为war(战争),从内战的角度看太平天国,把太平天国看作一场内战,更从地方社会角度看太平天国。第二章words(词语),这一章介绍了无锡慈善家余治,余治写了很多善书,在余治的著作中,战争环境下善的观念被强化彰显,通过他揭示地方精英在内战中的宗教形态。在谈及新书的第三章时,梅尔清说这其实是她最后写作的一章,连同后面的第四、五章,这三章的写作都与身体有关,关注战争如何造就了特殊的身份认同。



在第六章中,梅尔清再次聚焦到一个地方人物身上——杭州的张光烈。张8岁时母亲被太平军迫害,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张光烈创作了大量诗歌,后通过收集资料以志纪念。以张光烈为例,此章关注太平天国给个人造成的情感创痛以及人们如何回忆与纪念。

最后,梅尔清提示从不同的角度看太平天国,可以研究历史的人,从个人的情感中看历史。

演讲结束后,主持人对梅尔清的讲座进行了简要回顾。开放提问后,梅尔清热情回答了观众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