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範式新探索”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議程
復宣酒店四樓第二會議室
2018年12月8日(星期六)
09:00-09:25 開幕式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主任 金光耀教授致辭
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 陳廣宏教授致辭
09:25-10:00 主題演講
关于文學與文化研究的若干反思
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授
主持:王斑,斯坦福大學William Haas講座教授
10:00-10:15 小休
10:15-11:45 第一場 文學、傳播、科學與數字人文
主持
主持 毛尖
黃旦,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資訊與傳播中心
在書與刊之間:發明中國現代報刊
孫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資訊與傳播中心
褚傳弘,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
移動閱讀:新媒體時代的城市公共文化實踐
顧錚,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身體作為政治與情感動員的手段——在新聞與宣傳之間的宋教仁肖像(遺體)照片,以《民立報》為例
王道還,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科學與文學想像——熱力學對生物演化論的衝擊
鄭文惠,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
邱偉雲,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系
數字人文視野下中國近代“新/舊”話語的激辯與交鋒
13:30-14:45 第二場 圖像與電影、歷史與文化
主持 彭小妍
毛尖,華東師範大學
愛情恐怖主義:銀幕上的前任問題
吳國坤,香港浸會大學
冷戰中的世界主義:張國興的“亞洲電影”與文化傳承
羅萌,華東師範大學
電通公司:共同體、革新觀與“從悲到喜”的銀幕實踐
李公明,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史系
左翼文學研究中的“圖史互證”新探
14:45-16:00 第三場 從晚清到當代文學與文化
主持 陳思和
李海燕(Haiyan Lee), 斯坦福大學東亞系
市井幸福的歷史沉浮:從晚清到當代中國的鳥瞰
Carlos Rojas(羅鵬), 美國杜克大學
知音之聲:從李歐梵《鐵屋中的呐喊》到閻連科《耙耬天歌》
王曉明,上海大學上文化研究系、中文系
在“小器化”的時代裏:今日中國大陸的文化研究
16:00-16:15 小休
第四場 清末民初文學、思想與文化
主持 李公明
李振聲,復旦大學中文系
外來思想與本土資源是如何轉化為中國現代語境的?——以劉師培所撰《中國民約精義》為例
林少陽,日本東京大學
世紀之交章太炎的文學觀:漢字圈及清末的語境
陳廣宏,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近代文章學的更化與國文學建構——以清末民初桐城派文論為中心
王斑(Ban Wang),斯坦福大學東亞系
政治文化的審美氛圍: 蔡元培的美學倫理
16:15-17:30
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
09:00-10:15 第五場 翻譯、旅行、文學與文化
主持 李海燕
黃運特(Yunte Huang),美國加州大學,Santa Barbara,香港嶺南大學
Lyrical Facts and Historical Fictions
王宏超,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海國新奇婦有髭”:晚清使西文獻中有關婦人生須的“觀察”與異文化想像
鄭怡庭,臺灣師範大學
《血字的研究》四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李思逸,香港中文大學
貧窮作為風景:瞿秋白、徐志摩的蘇俄之旅及文學書寫
彭小妍,臺灣中研院文哲所
《創化論》的翻譯與創造社作家
10:15-10:30 小休
10:30-11:30 第六場 江南文學與古今演變
主持 陳引馳
陳正宏,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宋體字:從江南到世界
閻小妹,日本信洲大學
《剪燈新話》何以風靡東亞——伸張女子個性的“邪說異端”
鄭利華,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祝允明諸士與明代中葉吳中詩學之導向
14:00-15:00 第七場 流行文化与跨界想象
主持 鄭文惠
周成蔭(Eileen Cheng-yin Chow),美國杜克大學
The Perilous Journey of a Song: Cheng Yushu and “Rest, Martyred Classmates” Across the Straits
符傑祥,上海交通大學中文系
“中國蘇菲亞”是怎樣煉成的:秋瑾與“西方美人”的文化政治
陳建華,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周瘦鵑與《半月》雜誌——“消閒”文學與摩登海派文化,1921-1925
15:00-15:15 小休
15:15-16:30 第八場 建築與音樂
主持 羅鵬
包亞明,上海社會科學院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與街區營造
王偉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鄉村建設的文化與制度路徑思考:以百色華潤希望小鎮為例
嚴鋒,復旦大學中文系
中國現代文人的音樂化與非樂化
陳子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略談李歐梵先生的古典音樂觀
16:30-17:15 圓桌討論
王斑 毛尖 李海燕 陳子善 包亞明 王偉強 嚴峰 陳廣宏 陳建華 陳正宏 鄭文惠 彭小妍 李公明 周成蔭 羅鵬
17:17-17:30 閉幕式
金光耀 陳廣宏 陳正宏 陳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