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科学”的阐释理解与传播三人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20浏览次数:16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高端讲座第17

“科学”的阐释理解与传播三人谈

 

主讲人:


沈国威(日本关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题目:科学之于严复:读严复《西学门径功用》

吴以义(复旦大学现代化研究中心教授)

题目:科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 “力” 为中心的案例研究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题目:科学客观性和权威性之消解

 

主持人: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时间:2017111日(周三)下午15:30

地点:复旦大学智库楼106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主讲人简介:

 

沈国威,日本关西大学 外语学部教授;东西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日本关西大学外语学部教授,东西学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词汇学、中日词汇比较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中日近代词汇交流史等,著有《近代日中语汇交流史》(1994年、东京笠间书院<改订新版2008>)、《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2010年,北京中华书局)等,编著《新尔雅及其词汇》(1995年,东京白帝社<中文版201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1999年,东京白帝社<中文版2006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等。

 

吴以义,复旦大学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1981获年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198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1990 年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助理。2010 年至复旦大学历史系短时任教,现为复旦大学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库恩》(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 《海客述奇》(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 《溪河溯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从哥白尼到牛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等。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位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数十种,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其播发全球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