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会】“中华现代性:反省与展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9-25浏览次数:12

“中华现代性:反省与展望”

国际学术研讨会

日程表

 

 联合主办:《复旦学报》、《学术月刊》、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2016924日(周六)会议

地点:复宣酒店5号会议室(复宣酒店四楼)


一、开幕式(9:009:30

主持人:金福林(《学术月刊》总编辑)

  辞:刘世军(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刘承功(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

 

合影、茶歇(9:309:45

 

二、主旨发言一(9:4511:45,每位发言25分钟)

引言人: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学报》主编)

知识共同体中的现代性

1.巴斯蒂(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论清末现代性的内涵

2.刘康(上海交通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教授)

中国研究与中华现代性--欧美中国观的变迁

3.魏楚雄(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中国现代化/性的特点及其与西方现代化之不同

 

提问与讨论(20分钟)

 

三、会议发言(14:0015:20,每位发言20分钟)

主持人:魏楚雄(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熊秉真(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Reflection on the agency on modernity over the longue dure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case of China

2.王宁(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外语系教授)

From Shanghai Modern to Shanghai Postmodern: Toward a Cosmopolitanis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 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副教授)

从社会分化与反分化看现代性问题

 

提问与讨论(20分钟)

 

茶歇(15:2015:40

 

四、会议发言(15:4017:00,每位发言20分钟)

主持人: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副教授)

1.刘笑敢(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人文自然:从远古到当今

2. 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未完成的中国现代性

3. 章可(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近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出现:概念史的考察

提问与讨论(20分钟)

 

2016925日(周日)会议

地点:复宣酒店5号会议室(复宣酒店四楼) 


一、主旨发言二(9:0011:00,每位发言约25分钟)

引言人:李天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华现代性与亚洲共同道路

1.滨下武志(日本东京大学荣休教授,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全球化中的东亚地缘文化

2.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文明自觉还是文化自觉:中国百年启蒙的思想困境

3.姚大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进步”有权利颠覆传统吗:对中国史标准叙事的一些思考

提问与讨论(20分钟)

 

二、会议倡议:(11:00-11:20

1.熊秉真(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亚洲大学人文联盟的理想

2.金光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论坛与亚洲议题的创建

 

茶歇(11:2011:30

 

三、圆桌会议(11:3012:00

主持人:周振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院长)

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黄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

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杨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主编)

孙逊(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恒(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光启研究院院长)

郭长刚(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生院院长)

 

 

四、闭幕式(12:0012:10

主持人: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学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