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学者工作坊】十九世纪“距离”概念的转变与中国现代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9-07浏览次数:15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与海关史研究中心联合工作坊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第三十二期访问学者工作坊

 

从海关,贸易,传播交通,和边陲探讨十九世纪“距离”概念的转变与中国现代化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海关史研究中心

召集人:蔡维屏(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吴松弟(复旦大学)

2016910日 复旦大学光华楼东主楼701

 

2016910  星期六

830 - 900 报到

900 - 930 开幕 专题报告

主持人:蔡维屏(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吴松弟(复旦大学):交通、通讯与全球化:以近代中外贸易为例

 

930 - 1045 第一场:邮政,地图,距离的概念

主持人:邹怡(复旦大学)

蔡维屏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中国近代邮政路线设计的概念与距离意识的对照

黄清琦(青刊社地图工作室,台湾)A historical geography research ofPeking-Mukden Railway (1881-1912)

  (上海财经大学):近代中国邮政中的“距离”

 

1045 - 1100 茶歇及集体照

 

1100 - 1215 第二场:海关,贸易,实践

主持人:樊如森 (复旦大学)

  (河南大学):理解与隔膜:上海山东河南府绸业公所在近代中国茧绸对外贸易中地位的演变

张永帅(云南师范大学):交通与距离:海关贸易报告所见近代云南土货进口中的“广东”

杨敬敏(上海海关学院):从“洋货”到“国货”:近代海关对长江流域贸易规则的构建与发展

 

1215 - 1330 午餐

 

1330 - 1430 第三场:级差,南北与空间意念

主持人:姚永超 (上海海关学院)

方书生(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地理变迁中的“距离”:以近代长三角地区为例

樊如森 (复旦大学):清代以来的西北茶叶运销与国内市场“距离”的变化

    

1430 - 1445 茶歇

 

1445 - 1620 第四场:边陲与距离的想象

主持人:吴松弟(复旦大学)

Du YongtaoOklahomaState University: ‘Locality and the Pace of ModernGeography: A Study of Late Qing Literati View of the Realm’

姚永超 (上海海关学院):清末海关洋员视域下的“边关”:以《调派珲春和龙井村关员的旅行指导书》为中心

黄美娥 (台湾大学):关于“距离”的感觉结构:以澎湖蔡廷兰《海南杂着》为分析对象

Ronald Po (LSE): The Shifting MaritimeFrontier: Conceptualizing the Inner Sea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20 - 1630  休息

 

1630 - 1710  圆桌讨论

吴松弟(复旦大学),邹怡(复旦大学),黄美娥(台湾大学),蔡维屏(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173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