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华文明研究专刊”第一辑第二批三种于2016年9月问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批包括《中印关系研究的视野与前景》(沈丹森、孙英刚编),《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两次复兴》(汲喆、田水晶、王启元编),《旅行的图像与文本:现代华语语境中的媒介互动》(吴盛青编)。
《中印关系研究的视野与前景》
本书是2013年11月4日到5日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中印关系研究的视野与前景”工作坊的成果,国内外二十余位学者与会,对中印关系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涵盖的内容跨越历史、语言、文献、图像、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跨度也从古代到近代。中印研究种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可在研究生院中产生。中印研究领域所需的训练大纲,必须是跨区域、具备多种语言并拥有一个独创研究方法框架的。尽管仍有不少瑕疵,但近年来中印著述的普及化也告诉我们,现在或许是认真界定、巩固和推广中印研究的最佳时刻。
目录
1 导言
13 徐文堪 关于印中语言接触史的一些问题
27 严耀中 印度宗教中声音的作用及在华土之影响
43 周伯戡 从边国到中土:佛教中心由印度到中国转移的一种解释
65 宁梵夫 重估“边地情结”:汉传佛教中对印度的逐渐容受
77 陈 明 一角仙人故事的文本、图像与文化交流
123 孙英刚 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
136 麦文彪 古代中国与日本的“异域天学”:七曜日与天宫图星占术
152 李 辉 《大方等大集经》中的“二十八宿直日术”复原
167 杨 斌 清迈法典、海贝和亚洲的文明交流
182 刘 震 《象腋经》经名考
陈怀宇
191 段玉明 “西方”的漂移
——以元代来华的印度高僧指空为例
203 王启元 明代文学想象中的印度
221 马达维• 殖民地时期印度—中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塔姆皮
230 徐启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胡愈之对印度反殖民运动认知迭变初探
242 沈丹森 20世纪初期的泛亚洲主义及印度-中国的互动
275 郁龙余 谭云山:殖民时期中印关系的伟大智者
294 作者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两次复兴》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2013年12月17-18日工作坊的成果。这项集体成果旨在通过个案研究和概况分析,考察晚近中国佛教史上两次复兴的各自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连续性,梳理出佛教之现代变迁的一些关键脉络,同时也尝试揭示出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重要方面。迄今为止,对这两次复兴的研究还远远不足,因此,我们一方面期待能够拓宽视野,将佛教的现代变迁,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脉络和更为长期的历史时段中,考察佛教的不同方面,并兼顾不同来源的素材;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够打通对这两次复兴的研究,对有关“复兴”的事实重新加以细致地检视,以便我们对历史和现实能够达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目录
1 前言
回顾与比较
3 王启元 从晚明观晚晴:三百年间两次佛教复兴
25 张 化 20世纪上半夜佛教学习基督教之新复兴
——以上海为例
51 李铁华 民国时期都市佛教医药慈善事业略说
李兆健
60 汤铭钧 迈向百年中国因明研究的自觉总结与反思
78 苏 畅 论牟宗三对知礼《十不二门指要钞》之研究
98 罗 琤 金陵刻经处组织机构研究:1945-1980
113 足羽舆志子 现代中国佛教的跨国僧侣网络:跨越民族国家的
王达伟 合作模式与资源流通
137 田水晶 民国时期的戒律复兴初探
调查与分析
153 黄晓星 当代中国佛教的戒律复兴与僧团再生
164 安德瑞 佛教慈善与中国的社会政策:替代性社会文明的契机?
183 魏明德 社会企业责任、中国与今日佛教
194 汲 喆 作为“社会力量”的中国佛教:三十年复兴的现实与潜力
213 黄维珊 菩萨出柜:城市、监管与宗教实践
见证与反思
231 王雷泉 中国佛教之重建
——以太虚大师《中国佛学》为中心
250 李家振 我和当代佛教的因缘
264 作者简介
《旅行的图像与文本:现代华语语境中的媒介互动》
本书是2013年12月14-15日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十一期工作坊“旅行的图像与文本”的成果,这本论文集并不仅仅旨在提倡利用视觉材料,从新文化史的角度切入晚晴与民国史研究,以图证史;而更多地期望探讨在此过程中,视觉媒介(山水画、肖像画、照片、电影、漫画、版画)表达意涵的功能如何让与语言文字表达相对峙、交锋、融合,由此而产生现代性的意义以及观念、行为、感知、审美形式的更迭。
目录
1 序言
画像、文本与抒情传统
3 毛文芳 生命图史与文本复调:晚清《鸿雪因缘图记》初探
31 钱南秀 诗画同源:薛绍徽(1866一1911)之题画诗初探
51 姚达兑 遗民的形象:林葆恒和《切庵填词图》题咏
摄影作为信息与方法
85 芮哲非 媒体即信息:中国早期工业照片和石印图片及其观者之比较
(Chiristopher
A.Reed)
111 狄瑞景 威廉·桑德斯镜头下的旧上海风情
(Régine
Thiriez)
127 吴盛青 相思之影:清末民初照相文化中的情感地图
159 徐兰君 照相术与现代中国“儿童相”的谱系学研究
全球图景下的花界、猛虎与强国梦
187 郑文惠 乡野传奇.全球图景.现代性
一一《点石斋画报》花界形象的文化叙事
254 衣若芬 20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在东亚的报纸广告
一一“文图学”研究示例
277 邱才桢 标准化、平民化与强国梦:20世纪30年代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平民化运动
身体、风景与声音
297 陈建华 从影迷到银幕情缘
一一但杜宇、殷明珠与早期中国电影的身体政治
321 张长虹 近代上海艺坛的黄山图像与黄山想象
一一兼论20世纪初视觉艺术中的图文关系
353 吴雪杉 召唤声音:图像中的《义勇军进行曲》
37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