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的上海与上海历史发展中的世界影像与媒介传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10浏览次数:15

201769-10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访问学者工作坊“世界中的上海与上海历史发展中的世界影像与媒介传播”在智库楼209会议室召开。本次工作坊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助理教授肖樱与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共同召集,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近二十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会议第一场发言由美国路德学院现代语言文学系于洪梅副教授主持。首先发言的是来自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他深入探讨上海都市文化特色和影院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都市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影院建设,不断拓展电影市场,提升文化品格。其后,来自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围绕近年公开的191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档案中若干关于“影院/电影放映场所”的材料,发现早期影院较多集中在偏离上海租界中心地带的苏州河以北、中心城区的电影放映以游乐场形式为主等现象,藉此他探讨了上海现代影史书写的别种可能性。本场最后发言的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电影电视系副教授艾青,其发言借王全安导演的《团圆》一片作为演述上海乃至当代中国城市的一个问题式案例,探讨了人们寓居城市家园的“地方感”生产,以及这种地方感生产在当前全球资本已被视为重绘城市中国地图与重塑中国电影发展模式的主导性力量的语境下所指向的意义关切。 


会议第二场发言由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韩琦珺主持。美国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系张真副教授给一众学者带来了她关于“跨国别通俗剧、‘文艺’与孤儿想象”的研究。张教授认为其对中国本土通俗剧的研究一方面是在尝试重新评价西方修正主义通俗剧研究的效用和局限,同时复兴中国电影史学中的“文艺”概念,另一方面也是在弥合这两者在推进跨国别通俗剧研究中的可能性。


在紧接着的第三场发言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陈建华重点讨论了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中记载的关于《上海战争》的内容。他认为虽然《发展史》的叙述有悖史实,但另一方面对上海革命“宏大叙事”的历史建构提供了一种国际视野,使得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该公司愈受研究者重视,而从海外发现的有关资料亦有助于深化对这段中国早期电影史的认识。 接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肖樱探讨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的上海形象。她认为,将上海视作一种充满诱惑与威胁的静态“他者”形象并不是理解这些电影的唯一途径。通过对《上海快车》(1932)、《上海风光》(1941)和《上海小姐》(1947)等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复杂性、多义性与剧作张力的介评,她藉此展示了作为上海形象的独特空间的建构是如何与种族、性别、国籍等元素相互交织,以及如何在其时的各大电影风格之间斡旋。最后,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朱骅副教授带来了关于“赛珍珠的上海叙事

”的报告。他认为,尽管赛珍珠也将上海看作理解中国现代性的标本,但她和他人不同,她更关注上海现代性与中国本土,而非上海与西方的关系。她不书写“东方巴黎”的富贵温柔乡的表象,而是揭示繁华帷幕之后知识分子的真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上海的知识分子和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关系,以及各种知识分子最终的道路选择。

会议第四场发言由美国路德学院现代语言文学系于洪梅副教授主持。首先发言的是来自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盘剑教授,他介绍了明星电影公司及其其相关活动、创作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影响,将中国电影分别带进了鸳鸯蝴蝶派和左翼电影的这两个时代。他认为,在中国电影史上,没有任何一家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和贡献能与 “明星公司”比肩。其后,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新宇介绍了作为剧作家而非舞台演员身份的袁牧之。他认为袁氏虽算不上第一流的剧作家,其作品也有限,但作为一个舞台经验丰富的剧作家,其作品富有技巧性,适合舞台演出,还是有其独特魅力和研究价值的,同时也对重写文学史有重要意义。最后,复旦大学中文系梁燕丽教授分享了她关于“上海的阴性书写”的研究。她认为对于上海现代性的感知与表达,不少文艺作品以阴性书写方式,具体化为上海故事中女性的传奇故事。例如《海上花》、《金锁记》、《倾城之恋》、《长恨歌》、《上海王》等,或许都是这样的文本。而这些作品中女性自我意识的现代性,既是现代意识的表现,又是现代意识的象征。


会议第五场发言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讲师林玮。美国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电影与媒体系教授Yomi Braester (柏右铭) 带来了他关于新媒体下的未来上海呈现的报告。Yomi教授从一些上海的城市微缩模型展览谈起,并与首展于2010年上海世博的数字版《清明上河图》相勾连。通过分析多个房地产开发商宣传材料中的要素,他认为这种广泛存在于中国城市中的卷轴设计,强调了视觉的流动性。这种流动将人们的感官运动与类似电影般的技术应用合二为一,展现了时空上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新媒体在具体实践中的核心要素。


会议的最后一场发言仍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讲师林玮。首先发言的是美国北佐治亚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毛佩洁,她以民国初期的上海通俗小说作为出发点,剖析了个中爱情主题小说的爱国主义以及爱国主题小说中的国族想象,并由此展开对国家认同与西方“他者”的思考与探讨,反思其时上海通俗小说的文化想象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国族主义等意识形态话语之间的异同。其后,上海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谈洁引介了多种1931-1937年的上海电影期刊。她认为以《联华画报》为例的电影杂志里的图像巧妙地在人们的意识中建构起现代都市、现代都市生活以及现代都市人的一种理想化的“标准”,通过人们有意无意的“凝视”,传递出上海这座城市的“空间”及它的无限魅力与刺激。 最后,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副教授肖慧通过对上海青年文学刊物 《萌芽》及《最小说》从20世纪30年代到新千年的历史轨迹和文本演变的考察分析,思考在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但世界各地贫富差距加大,不同形式和面目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也在世界各地纷纷抬头的今天,新世纪青春文学如何取消在地性日常空间,消弭地方历史,同时去国家化、去政治化的现象,同此藉此重新思考谈论文学想象共同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