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跨文化与跨学科语境下的文本问题再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1-12浏览次数:213

2021年9月29日,“文本内外——跨文化对话视野下的传统、创作与文学世界的自我指涉”国际学术工作坊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由牛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青年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缪晓静博士与复旦大学中文系郭西安副教授共同召集,海内外十四位学者围绕“文本”这一关键词分享了各自的学术理路与研究进展。“文本”是与会学者思考问题的切口,也是古今中西的文学实践共同聚焦的核心领域,本次工坊以中西文学的“文本世界”为枢纽展开讨论,将各种文学传统视作世界文学构成部分,展现这些文学传统可能的相通议题。


图片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陈引驰教授开幕致辞


会议伊始,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陈引驰致辞。他指出,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是以复旦大学人文学科为基础搭建的学术平台,以积极推进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为宗旨,每年邀请世界各国的优秀青年学者来访,与国内及校内学者开展合作,以学术报告、小型学术工作坊、学术出版等形式推进学术交流。陈引驰教授表达了对两位召集人的真挚感谢和对与会学者的热烈欢迎。


图片

科罗拉多大学亚洲语言与文明系创系主任、美国哲学院院士柯睿(Paul W. Kroll)教授发言


图片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老师发言


科罗拉多大学亚洲语言与文明系创系主任、美国哲学院院士柯睿(Paul W. Kroll)教授是北美中古文学研究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围绕着文本的诗意空间与现实世界关系,柯睿教授分析了盛唐诗歌中的“词汇风景”与“文本山岳”,强调文本内诗意空间的历史传承性。山岳虽是唐代诗人眼前的实景,但进入诗歌文本时被文学传统的一系列共生意象缠绕,文本因此得以承载跨时空的地理景象,审美传统也在传承中更新。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老师是国际公认的唐文学研究权威学者,他的发言侧重强调从诗心进入诗人的世界。陈尚君老师指出,解读诗意空间必须依据周边文本浸入诗人真实生活。陈教授近年来全力校订《全唐诗》五万多首诗歌、近四千位诗人,以朱东润先生传记文学书写观念为宗,强调融贯文史之立场以探索诗人真实的生存世界,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展现了“读其诗知其为人,识其人更参悟其诗”的研究理路。自诗意空间分析传统意象与个人创造,抑或经由文本世界逼近诗人的生活世界,两位中古文学大家共同关注到了作者在文本与世界关系中的枢纽地位,也为后来者开拓了研究的基础。


图片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钱志熙老师发言


图片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教授发言


图片

会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文本营造的诗意空间不仅由传统的文学意象构建,还蕴含着诗人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量,与作者与文学传统的互动关系相应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钱志熙老师围绕李白“唯佛与佛,乃能知之尔”这句佚文,揭示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体悟,李白诗歌文本流露的生死观与佛教传统的关系有待学者探讨。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教授指出,在苏轼诗歌中,传统上代表隐居空间的“江湖”意象的内涵已受现实政治侵袭,东坡便将“江湖”上溯于靖节之“桃源”,借助传统重构诗意空间,存留隐逸家园。


图片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中国文学副教授、《唐学报》(T’ang Studies)主编魏宁 (Nicolas M. Williams) 发言


图片

哈佛大学东亚系日本文学助理教授David Atherton发言


传统意象与个人创新问题在跨文化语境中同样极受关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中国文学副教授、唐代研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唐学报》(T’ang Studies)主编魏宁(Nicolas M. Williams)以伽达默尔的理论为导引,强调文本视域由私人到公共场域的转换传递。他将柳宗元《天对》与屈原《天问》两个文本并置考察,展现了作者围绕文学传统中的“天问”主题所展开的对话。哈佛大学东亚系日本文学助理教授David Atherton则以日本俳谐连歌大师松尾芭蕉为研究对象,展现诗人如何在承继平安时代诗歌里固有名胜景观意象(即“歌枕”)之历史本意的基础上,革新诗学传统。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建委老师发言


图片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中国文学助理教授余泰明(Thomas Mazanec)发言


图片

牛津大学皇后学院东方研究系傅翀博士发言


经由对文本构建过程的重审与剖析,我们得以厘清传统如何被形塑并产生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建委以董仲舒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事件中的作用为抓手,梳理了从《史记》到《汉书》一脉的史传叙事对其“儒相”形象的建构。此外,不同文明传统之间的交流也能碰撞出新的问题,促使我们借助他者以反观自身特征。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中国文学助理教授余泰明(Thomas Mazanec)围绕着“Lyric”与“抒情”的对译,探讨二词各自的概念历史及互译始末,展现了中国诗歌“抒情传统”的诸种特点。牛津大学皇后学院东方研究系傅翀博士则从梵语诗学视角出发,探讨“诗”与“韵”等文学概念在印度古典诗学中的定位、功能和演变。在跨文化文本研究的自反性陈述中,处在文本与语辞之中的传统得以澄明。


图片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主任陈靓教授发言


图片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西班牙语系蔡雅芝老师发言


在与多元文明的交互中,文化传统得以界分,文化身份认同逐渐形成,而跨文化沟通能够促使我们自省与革新。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主任陈靓教授关注美国当代本土裔文学创作,讨论印第安口述传统如何被整合为民族传统书写,并在语言的自我指涉中加强族裔身份的认同。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西班牙语系蔡雅芝老师则从西班牙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汇来展开探析,她以博尔赫斯与中国明清小说的对话为例进行分析,进一步阐释了族裔性与世界性的跨时空互动,异质语际空间的引入既改写着自身的传统,也实际上改写了“他者”的形象。


图片

会议召集人牛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青年研究员缪晓静博士


图片

会议召集人复旦大学中文系郭西安副教授


会议最后,召集人缪晓静与郭西安两位老师对与会学者的发言做了简短总结,并再次感谢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和全体与会学者的支持。诸多学者以跨文化的多元视角聚焦文本问题,展现了各自专长的学术视域,也在对话中激发了新的问题意识,共同寻求对思维定见的破除及研究空间的扩展。各种文学与文明的特质也在并置和对话中相互参鉴与启迪。工作坊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青年学子旁听,会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与会学者均表示,未来将以类似的学术会议形式进一步推动人文研究的跨文化与跨学科合作交流。


图片

与会学者热烈讨论


图片

与会学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