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读《庄子》
讲座现场
《庄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书,郭沫若先生有一篇文章《鲁迅与庄子》,里面有一句话非常有名,他说整个中国的文学史差不多有一半是在庄子的影响之下的。这是非常大的判断。
诸子的著作,基本上是“论孟老庄”。从文学角度来讲,《论语》是一段一段的语录体,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孟子》是语录体的发展;《老子》是一句一句的格言警句;而《庄子》相对来说是成篇的文章,而且这些成篇的文章风格各异、各有风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庄子》这本书的阅读有它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知人论世。读一本书要知道作者这个人,中国过去讲“知人论世”。虽然庄子这个人我们今天了解得很有限,他的生平情况我们都不是很清楚,我们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甚至有些可能只是传说,有些是他自己或者弟子写的文章塑造出的一个形象,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历史事实,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庄子这个人和他所处的时代,这是中国传统理解文学作品一个很重要的角度和方式。
二、着眼于书。《庄子》这本书我们都知道一共33篇,这33篇逐字逐句读下去其实是很有难度的,那么有没有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路径?如何理解《庄子》?《庄子》这本书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是在第二部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三、庄子思想。《庄子》对我们今天的人有何种意义。读了这本书之后,可能绝大部分的人会想:我不做这方面的研究,这本书对我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就需要跳出这本书来宏观了解庄子的思想和他的精神。
庄子其人
相比于儒家的孔子和孟子,老庄的生平都是模模糊糊不清楚的。孔子的生平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录得很清楚,《史记》里有专门记载孔子生平的篇章——《孔子世家》。孟子的生平基本上也是可以排出来的,但是老子和庄子是排不出来的。
最早司马迁做传的时候,关于老子的记录只有两件事,一个是孔子向老子问礼,另外一件是老子出关。司马迁记录庄子就只有一件事,就是楚王请他做相,他不去。
关于老子和庄子这两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我们不怀疑。只是说他们生平事迹比较模糊,比如说庄子,近代很多学者都做过考证,最好的史学家和研究传统文学的大家像梁启超、马叙伦、钱穆都考证过,但是把他们考证的结果一排发现,最远相差了半个世纪。这个差别非常大,这说明庄子这个人的生平是讲不清楚的。
但是对道家来说,讲不清楚是合理的,如果讲得清楚反而问题大了。因为他们要跟这个世界离得远一点,像庄子就更加明显。中国传统文化里后来的“隐逸”、“隐士”追根溯源都会追溯到老庄这里来,既然是隐士,那你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这么清清楚楚的痕迹,不是在违背自己的追求吗?所以道家不清楚生平事迹,也是非常正常的。
那既然不清楚,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管他们的生平?
从史学事实的角度,可以不管,假定庄子是不存在的就好了。庄子的一些事迹写在《庄子》这本书中,可能是他写的,也可能是他的弟子编写的,这件事情是真还是假,我们持保留意见。但是有一点是真的,这部书它背后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是真实的,这就是文学。
对小说来说,所写的故事是虚构的,但不代表它所要表达的情感、想法是假的,它可能是很真实的。《庄子》写楚国国君请他去做官,他不去,他觉得仕途万丈红尘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命就丢了,不能去。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很真实的,因为我们知道庄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个故事背后表达的意愿和情感,这个取向是非常真实的。虽然我们不能认定《庄子》中记录的都是庄子本人真实的经历,但是了解这些故事对于我们了解庄子本人的思想是有实在帮助的。
那么庄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就《庄子》这部书所记录的庄子的言行来看,简单概括的话,首先庄子是一个穷人,过去的讲法是“贫”,他面黄肌瘦,靠给人织草鞋为生,住在穷街陋巷中。他去见楚国的国君,穿的是“大布”,大布就是粗布,粗布上还有补丁。
第二,穷。古代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穷就是指仕途不顺,换句话说就是这辈子过得不爽,没有实现自己,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庄子在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最早是做“漆园吏”,这肯定是个小官。我们从庄子一生过得不舒展这一层也能看出来。
第三,鄙事。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来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庄子“鄙事”是很清楚的。庄子是个木匠,他做木工活,《庄子》中的很多道理都是借树木、木工活来讲,也能看出来他并不是一个贵族身份,跟他的贫和穷都是有关系的。
第四,穷且益坚。庄子这个人还是很硬的, 年轻的时候是个愤青,年老之后也嬉笑怒骂。
从这些特点来看,庄子应该是个失败者,事实上我们也的确可以这样讲,他是个失败者。看上去什么都没有,没有官位、没有钱财。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庄子这个人物就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庄子又不仅仅是这样,他还有另外的方面,换句话说,除了这个现实世界,对于庄子来说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这个“另外的世界”是什么呢?起码有三个方面:
第一,崇尚自然。人间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很厌倦,也避之唯恐不及,他与这个世俗世界保持距离,那么他去哪呢?就是自然。
《庄子》中很多故事都是在自然的环境中发生的,他经常在山林水涧漫游。他在林子里穿来穿去,看到一棵大树,长得歪歪扭扭,有人说这棵树长得这么歪,一点用都没有,庄子说你错了,你说它没用是因为它长得歪没有办法把它做成大梁、椽子,但是正因为歪歪扭扭,不能为人间所用,所以才能够保全生命,这才是大用。
《庄子》节选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塗,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侯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逍遥游》
译文: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叫它‘樗’。它的主干木瘤盘结而不合绳墨,它的小枝弯弯曲曲而不合规矩,生长在路上,匠人都不看它。现在你的这些言论,大而无用,大家都抛弃而去了。”
庄子说:“你没有看见猫和黄鼠狼吗?它们趴伏着身子,等待出游的小动物;东西跳跃掠夺,不避高低;常常踏中机关,死在罗网中。再看那牦牛,庞大的身躯像垂在天上的云,它的能力可做大事,但不能捉老鼠。现在你有这棵大树,发愁它没有用,何不把它种在虚寂的乡土,或广漠的旷野,随意地徘徊在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在树下。不因遭受斧头的砍伐而夭折,没有东西来伤害它,没有什么可用,又会有什么可困惑苦恼的呢!”
他和惠子在水边,看到几只鱼游来游去,他对惠子说,你看这鱼多开心,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两个人开始吵起来。
像这样的在山林水边发生的事很多很多,可以看出庄子是非常热爱自然的,他是一个在自然中生活的人,他在自然中非常开心,自得其乐。
《庄子》节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你回归最开始的设定,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第二,人间辩论。庄子对人间争名夺利的事很厌烦,他觉得很危险,不愿意加入,但他还是跟人打交道的,那他跟什么人打交道呢?
《庄子》这本书你读下来会发现,他打交道最多的那个人就是惠子,他经常和惠子吵来吵去地辩论。
所以,我觉得庄子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虽然他又贫又穷,整天愁眉不展,但他有他的乐趣,他有他精神上的追求,就是知识上、智慧的东西,这个东西从哪里体现的?就是在跟惠子的辩论中体现出来的。
《庄子》里面体现庄子思想的很多重要的部分都是在跟惠子的辩论中,第一篇《逍遥游》里就在讨论“有用无用”。
惠子在魏国做官,有一天魏王送了一粒种子,种出来了大葫芦,大葫芦太大了,舀不了水有什么用?
庄子就批判惠子,说你这个人内心太嘈杂,不能盛水,但你把它绑在身上,浮游于江湖之上,不是很好吗?这就是“有用无用之辩”。
他喜欢辩论,但他不会为柴米油盐的事辩论,不会把酒话桑麻,他讲的都是比较思辨、超然的事情。
《庄子》节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逍遥游》
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粒大葫芦种子,我种植长成后结的葫芦有能装下五石粮食那么大;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却承受不了自己的容量;割开它来做瓢,则瓢太大无处可容。这葫芦不是不大,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便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呀!宋国有个人善于制造不龟裂手的药,于是利用它,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这种药,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他聚合家族人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能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那客人得到了药方,便去游说吴王。这时越国对吴国发难,吴王就派他将兵,冬天同越人水战,大败越人,吴王分封给他土地以为奖赏。同样一个让人不龟裂手的药方,有的因此得到封赏,有的却只是用来从事漂洗丝絮的劳动,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何不系着当作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愁它太大无处可容呢?可见你的心还是茅塞不通呀!”
第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句话出自《庄子·天下篇》,庄子不跟世俗世界往来,超然于其上。
什么叫“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其实是他有另外一个精神的方向。他是从整个自然、世界宇宙来看待问题的,他不会去讨论一些很具体的问题。
《庄子》节选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子·天下》
译文:只有庄子他同于大道、在精神上与神明自由往来,而不蔑视万物;不涉足人间的是非,而与世俗之人和平相处。
所以你看他跟惠子的讨论,都不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我们看先秦诸子很多发言和争论,都是治国理政,对现实中的很多问题的探讨,孟子说要行“仁政”、要有“王道”,不能“霸道”,但是庄子从来不谈这些问题,他的论题都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其实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就是人要站在整个自然和宇宙,在更高的立场上去看待世间的万物。
虽然庄子在现实世界中是一个不太成功的人,但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在自然中、在人与人之间智慧的交流和辩论中找到乐趣,归向天地精神。
我们今天要理解庄子,还是要面对《庄子》这本著作。那么,《庄子》这本书该怎么读?
经典著作中的语言是我们现在不常用的一种语言,跟我们现在是有距离的,那怎么读呢?就是要从字、词、句到篇章一点一点深入下去。
读《庄子》也是如此,读原文一定会碰到文字的问题。要解决文字的问题就只能靠多读多看,找一个恰当的注释作参考。但是《庄子》中另外还有一些特别的地方,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提示一下。
壹 字义的古今之变
《庄子》中有些字的意思跟今天不太一样,但是却非常关键,所以要注意字义的古今变化。
譬如《庄子》中有一句话讲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叫“朴素者,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什么是“朴素”?我们今天对朴素的理解跟当时有很大不同,如果我们要真正了解庄子的意思,就必须要回归到这两个字最初的意义上去。
何谓“朴”?
“朴”指没有修剪过的树。东汉著名学者王充《论衡》中讲了什么是“朴”,即“未经刀斧之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现在走在街上大概找不到一颗“朴树”,都是修剪过枝叶的树。
何谓“素”?
“素”指没有染过的,本来的颜色。这个意义在哪里保存呢?我们今天有个成语叫“素面朝天”,就是不化妆的,没有任何粉饰雕琢的。
“朴素”就是指没有后天的修剪,没有后天的装饰,庄子认为这个是最美的。这是庄子非常重要的美学思想,即保持本真。所有的外在的装饰、改变都是不恰当的。
我们过去讲文学中有三个基本的东西,即“真善美”。中国人很早就有“美”这个概念,但是从来不把“美”当作至高的概念,总是其他东西结合在一起。譬如儒家把“美”“善”两者结合,“尽善尽美”。
《论语》里讲孔子这个人非常喜欢音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为什么这么喜欢韶乐呢?韶乐是关于舜的音乐,孔子讲韶乐“尽美矣,又尽善矣”,它非常美,又非常合乎善的标准,美善兼备,所以它是最好的。
他讲“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武乐”是关于周武王的,它很美,但是还不到善的地步,所以在“尽善尽美”的韶乐和“尽美而未尽善”的武乐这两者中,孔子更推崇的是韶乐。在儒家看来,美善结合才是最好的。
中国文学史为什么这么推崇杜甫?正是因为杜甫是美善兼备的。李商隐的诗也写得很好,技巧非常高妙,辞藻华美,但是没办法跟杜甫相比。杜甫有博大的胸怀,关心天下,因此他是美善兼备的。
而对道家来说,保持本真才是最美的。《庄子》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其实都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譬如“东施效颦”的故事。西施很美,经常皱着眉头捧心而走,乡里都觉得她非常美,但是东施(我们今天叫东施,《庄子》中记录的是“里之丑人”),她也效仿西施一样捧着心、皱着眉,结果身边的人都被吓跑了。庄子就批评东施:彼知颦美,而不知所以美。你知道西施是美的,但是不知道她为什么是美的。
庄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西施有心脏病,心脏不好,所以皱着眉头、捧着心,表里如一,发自本真,所以大家都认为是美的。其实丑不丑都是其次的,庄子不在乎一个人的外表长得怎么样。
《庄子·德充符》里记录了一些外表奇形怪状的人,驼背啊、缺胳膊少腿的,庄子认为这些人虽然外表是残缺的,但是他们内里都非常完整。外表长得怎么样从来不是庄子最在意的。
那么庄子为什么要批评“里之丑人”?因为她没有心脏病,却作出捧心的样子。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这个“里之丑人”有心脏病,庄子肯定不会笑她。如果西施没有心脏病,却依然捧心颦眉,那一定会被庄子批判。道家讲究的是“真”和“美”。
所以要理解“朴素”,一定要回归这两个字的本义,否则再怎么发挥一通都是不对的。
贰 对语言符号的不信任
庄子喜欢开玩笑。譬如《逍遥游》里一开篇就是“鲲鹏之变”,“鲲”是鱼,“鹏”是鸟,大鱼变成了大鸟。这真的不知道庄子是怎么想出来的,“鲲”和“鹏”在古代的典故中都出现过,但是“大鱼变成大鸟”,除了庄子,没有人这样讲过。《列子》里也讲过鲲和鹏,没有讲这种鲲鹏之变。
“鲲”字,最初的意义是指鱼子,小鱼子。庄子用了一个含义是“鱼子”的词来指代大鱼,这很奇怪。
庄子肯定是有他的深意的。当你了解庄子其他的思想之后,你会知道这些小小的差池都是有道理的。庄子本人很大程度上对语言符号是不信任的,我们讲“言实”之间的关系,语言符号究竟能不能表现内心真正要表达的那个对象?庄子是不太相信的。
用现代语言学的概念来讲,“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随意的。怎么理解这种“随意性”?我们过去常常开赵元任先生的玩笑,赵元任先生是很有名的语言学家,他说中国的老太太看到美国人把水叫“窝头”(water谐音),就搞不懂了,怎么能把“水”叫“窝头”呢?这是赵元任先生举的一个例子。
实际上我们知道,符号和它所指的实在之间的对应是约定俗成的,“能指”和“所指”是约定俗成的关系。庄子在这里我觉得是一种非常机智的做法,我们现在的人要读《逍遥游》这段,肯定要去查一查“鲲”是什么意思,一查发现竟然是“鱼子”,很不可思议,就相当于我们今天你把一个大象叫成小老鼠,会产生这样一种奇异的效果。而这个背后就是表现了庄子对语言的不信任。
庄子认为“言不尽意”,他从不同层面上讲了语言符号和表达对象之间的关系。“物之粗”,你可以给它一个符号、指称;“物之精”就讲不清楚了,是不能言传的,只能意致。
庄子有一个成语叫“相视一笑,莫逆于心”,现代的东西都是要分析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没法分析的。所以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认为最高的“道”,不可言传,也不可意致,只有去体验、体会。所以庄子讲要与天地大道相通,闭着眼睛把自己全部忘掉,离形去知,心如死灰,身如槁木,神与物游,让天地之气与自己完全融会一体。这种体验在现代来讲是一种“神秘体验”。
《庄子》中蕴含着极为深广的思想。它涉及到对语言符号的看法,语言符号到底有没有边界,它的有效性到底到什么范围。很多东西语言是无法覆盖的,所以“言”“义”到“体”,去体察、体会、体味。从“鲲”这个字追问进去,会有很多东西可以去拷问,一连串的思想蕴含在里面。
《齐物论》里有一段话:“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道”既是道路,也是大道。路是走出来的。鲁迅那句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其实是从庄子这里来的。
“物谓之而然”,“物”是什么?你称呼它为什么它就是什么。
“道”和“物”是《庄子》里面非常重要的两个层面,庄子是站在“道”的层面去看待世界万物。
所以读《庄子》,有些字词你必须要追究,但是有些却不能太追究,否则就“死于句下”。
叁 言在此而意在彼
《庄子》有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寓言。
《庄子》中的寓言是非常复杂的,它不是字面理解的那种意思。《荀子》《韩非子》基本上就是字面所讲的意思,有时候很雄辩,有时候分析得也很细致,但基本上是按照正常思维理解的逻辑。《庄子》却不是这样,它常常使用寓言来表达。
寓言最早出自《庄子》这本书,全书三十三篇里有一篇就叫“寓言篇”。对于“寓言”,庄子自己有一个界定,叫“藉外论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借这件事来讲另外一件事,是《庄子》最基本的叙事方式。
《庄子》中有一个故事是讲惠子的,庄子和惠子的关系很好。有一次庄子给别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不由得百感交集,发了一个感慨。但是他发感慨不是说“哎呀,惠子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曾经一起讨论问题,但是他现在不在了,我很想他”,他没有这样说,而是对跟随的人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的国都郢都有一人,不知道他的名字,称为“郢人”。郢人有个好友,是位匠人,人们都叫他“匠石”。郢人是个勇敢沉着的人,他的朋友匠石是个技艺高明的匠人。有一次,他们表演了这样一套绝活:郢人在鼻尖涂上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粉,让匠石用斧子把这层白粉削去。只见匠人不慌不忙地挥动斧头,呼地一声,白粉完全被削掉了,而郢人的鼻尖却丝毫没有受到损伤,郢人也仍旧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
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知道了,他非常佩服匠石的绝技和郢人的胆量,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个表演。于是,国君就恭恭敬敬地把匠石请来,让他再表演一次,匠石说:“鄙人确实曾做成过这件事,但是我的好友已经去世,我失去了唯一的搭档,再也没法表演了。”
庄子讲完这个故事,意味深长地说:“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庄子送葬,过惠子(即惠施,是庄子的好友)之墓,顾谓从者曰:“郢(楚国国都)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砍;削)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战国·庄周《庄子·徐无鬼》)
这就是成语“运斤成风”的出处。我在这里读出很深的悲哀,有时候尽管是作对的敌手,也会有很深的感情。虽然观念不同,但是依然可以有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深厚情谊。
庄子要表达跟惠子之间密切的关系和情谊,但是他不直接去表达这种感情,而是借用楚国郢都这个故事去讲,这就是典型的寓言。
肆 真正的逍遥是什么?
《逍遥游》开篇讲鲲鹏,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逍遥游》是讲逍遥,过去很多学者有过争论,“鲲鹏”是不是逍遥?其实读完之后就知道,“鲲鹏”肯定不是逍遥,它是藉鲲鹏来讲逍遥。
《逍遥游》前半部分讲了鲲和鹏,但是最后还是落在了人身上,庄子在《逍遥游》里其实是讲了人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这个层面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世俗成功。这个人很有本事,有能力、有地位,在工作上游刃有余,在世上过得还不错。
但是对这样的成功人士,“宋荣子犹然笑之”,宋荣子为什么要笑?因为宋荣子的境界更高,这就是第二种境界: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什么是“内外”?“内”是自我,“外”是外在;“定乎内外之分”,知道什么是内,什么是外。“辩乎荣辱之境”,“荣辱”都是外部的,是外部的环境界定的。能够辨别内外,将外部的荣辱放开,守住自己的内在,“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其实像宋荣子这样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能够把握内外,守住自我。但是庄子却提出第三种境界: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才返回。那列子的境界高在哪里?我后来自己体会下来,宋荣子境界很高,“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但是这里有个危险,他把内外分得太清楚了。
庄子主张在这个世界上要“和光同尘”,《天下篇》里讲“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把内外分得太清楚,会造成内在和外在的紧张感,最终还是会伤害到自己。
屈原就是宋荣子的境界,屈原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可能他确实是对的,但是最后却走投无路,含恨而死。屈原是一个很绝对的人,你看他写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我们看待屈原,一方面看到他确实是个伟人,坚持理想,坚持自我;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是有问题的,他认为自己所坚持的就是对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就算死很多次也不悔改。这在庄子眼中是不认可的。
列子能够御风而行,他是有所依凭的,凭藉一些外在的东西在这个世上自由行走。这样一看,“鲲鹏”其实就是这个境界。但是“鲲鹏”也只是到这个境界而已。
庄子提出第四个境界: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与天地和律,顺应万物的运行规律,与宇宙自然的节奏和律。这才是真正的逍遥。
伍 不只讲理,还讲情
《庄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讲理也讲情。在他之前,大部分著作只讲理,譬如《老子》,一句句格言警句讲论道理非常精辟、精彩。但是《庄子》不只讲理,它还讲情,它是情理兼和的。讲道理的篇章,譬如《秋水》。但也有的篇章不是说理,它是用故事、文学性的方式去表达,最典型的就是《养生主》。
庄子认为,不要去做无穷的追求,那些都是无穷无尽的。庄子在这里并不是批判知识,而是认为,对生命而言,所有妨碍生命的、将生命引向歧途的东西都是不好的,知识的追求也好,欲望的满足也罢,所有这些让生命走向歧路的都是不好的。
《养生主》开篇就把核心的主张表达清楚了,后面的篇章不讲道理,一连串的都是故事。紧接着就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并不是简单说一个熟能生巧的故事,而是讲述养生的道理。我们人就像这个解牛之刀,世间有很多很多障碍,如果硬碰的话,那会受到伤害。这个故事在整个《养生主》里是有特定意义的。
总的来说,庄子认为生命的过程像日月的轮替,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善始善终。庄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天道自然”,“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自然界”,而是万物的本来面目。自然运行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世界宇宙是高于人类的,人类无法反抗,只能顺应它。
对于个体来说,既然自然是无法抗拒的,那就要“破除我执”,不必非要争个是非对错、你死我活,在天道面前,人是非常渺小的。
庄子虽然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的看法很高远,但是他也提出了许多游走世间的基本原则,即在这个世上如何具体地生活、保全自己,如何行走于世间。今天我们再读《庄子》,依然是很有启发的。
注:本文整理于陈引驰老师在悦悦图书·志达书店讲座。
观看完整视频
↑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