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乐将金针度与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古籍与特藏学术讲座

发布者:钱宇发布时间:2022-09-23浏览次数:191

Image


2022年9月19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中文部主任、资深研究馆员刘静为复旦大学师生带来精彩的讲座,分享自己成为图书馆员的成长之路,并介绍UBC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特藏以及馆内的咨询、教学等工作。讲座由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主办,复旦大学古籍保护学社、家谱学社、书画保护学社协办,吸引了线上线下近百名师生参与。杨光辉副馆长主持讲座并致欢迎词。


Image


刘静老师从自己的求学与工作经历讲起。她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先后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以及UBC亚太政策研究学位,曾在纽约市立图书馆、芝加哥商业图书馆、列治文公共服务馆等任职。长期从事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使刘老师感受到服务读者的使命感及图书馆员的职业自豪感。刘老师入职UBC亚洲图书馆后,从事中文古籍整理与编目、信息素养课程、参考咨询服务等多项工作;主持、参与美国、加拿大、中国的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和课题;指导多位国内到UBC的访问学者和研究生。目前,刘老师的研究领域涉及馆藏古籍善本整理、保护与资源共享以及华侨史、汉学家口述史研究等多方面。


Image


刘静老师重点介绍了UBC亚洲图书馆的古籍与特藏情况,并分享了亚洲馆的工作内容、理念与自身感触。UBC图书馆中近40万册典藏中有6万多件中文古籍,其中1万件尚待整理。UBC古籍主要来源包括两方面,一是购自港澳台等地区的藏书,如蒲坂藏书、景颐斋藏书、宋学鹏藏书等;二是华侨捐赠的祖传古籍,包括庞镜塘、司徒旄(英石)、李乐天、卫挺生、梁觉玄等后人的捐赠。


Image

UBC亚洲图书馆


UBC亚洲图书馆中文古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来自澳门姚钧石的蒲坂藏书。姚钧石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字伯泉,广东南海籍,后居住于澳门。姚氏为澳门富商,热衷藏书,于抗日战争期间广收岭南文献,名之为“蒲坂书楼藏书”。1959年,蒲坂藏书经时任UBC教授何炳棣介绍,整批购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蒲坂藏书有珍善本数量过千、孤本逾百,包括元刻本、明刻本和清初刻本,而当中的套印本、稿钞本、粤版书等颇具特色。


Image

姚钧石像


Image

蒲坂藏书:清道光间内府精写本《五经》


Image

蒲坂藏书:《朱次琦殿試卷》


庞氏藏书由庞镜塘孙子女(UBC校友)于2010年和2014年捐赠给UBC图书馆,其中部分藏书早在2000年就已经寄存在图书馆中。庞镜塘(1900-1977) ,山东省菏泽人。其收藏包括古籍200多种100多册,其中不乏明版书、稿本、批校本,还有山东名家旧藏,如海源阁旧藏《史晨碑》等。


Image
Image

庞氏藏书中海源阁旧藏《史晨碑》


华侨捐赠古籍亦是UBC亚洲图书馆中文古籍的一大来源。梁觉玄博士(1922-2013年)是UBC医学院教授Peter Leung的父亲,长期从事中医的从医、推广和人才培养事业,其藏书大多为中医书籍。司徒旄藏书由雷钰棠先生及其夫人(Mr. and Mrs. Tong Louie)于1967年5月捐赠给UBC图书馆。司徒旄虽生于海外,但他热心华人事业,关心祖国命运,曾参加中国民族主义同盟。其藏书除佛教文学、哲学题材以外,还有康有为等进步思想家的著作。


Image
Image

梁觉玄及其藏书


Image
Image

司徒旄先生(右)及其藏书


刘静老师介绍,UBC亚洲馆积极整理揭示馆藏古籍,协助该校汉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为全球相关学者提供书影与咨询服务。在2014至2015年期间,在梅隆基金会项目的支持下,UBC图书馆对庞氏藏书进行了整理编目。2018年,UBC亚洲馆整理出版《花叶婆娑:华盛顿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古籍珍本新录》。近年来,刘老师与其同事继续致力于揭示馆藏古籍善本的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古籍数字化进程,以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其在UBC亚洲馆的工作为外国高校最大规模的汉学研究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并把亚洲馆发展成为同行交流与发展的基地。


Image

《花叶婆娑》整理出版

与UBC退休教授叶嘉莹先生合照


Image
Image

为UBC汉学研究服务


Image
疫情期间,通过网络会议为复旦大学研究生

提供书影服务


刘老师分享结束后,现场师生就古籍数字化、汉籍西译、古籍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杨光辉副馆长再次感谢刘老师的精彩讲座,并代表图书馆与学院赠刘老师一枚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制的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朱砂墨。杨馆长展望,希望未来加强复旦大学图书馆与UBC图书馆之间在古籍保护与修复、华侨家谱整理等多方面交流与合作。


Image

杨光辉副馆长赠特制朱砂墨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