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沪滨屹立东南冠”:东南网络中的复旦大学

发布者:钱宇发布时间:2022-05-08浏览次数:138

2022年5月6日下午,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沪滨屹立东南冠’:东南网络中的复旦大学”讲谈会于线上召开。本次讲谈会由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启元主持,台湾东海大学陈以爱副教授,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杨琥,新加坡佛学院教授纪赟主讲,复旦大学历史系金光耀教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天纲教授,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钱益民与谈。

  

陈以爱老师分享的内容为“东南网络中的复旦大学”。她指出,“五四”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叙事都存在“重北轻南”的问题;上海与复旦的角色,在“五四叙事”和研究中就比较模糊。同时,“五四叙事”和复旦校史叙事都存在随时代变形的现象,研究需要剥离层累,才可能还原1919年前后复旦和东南社会的真实样态与联系。接着,陈老师向与会听众介绍了研究复旦校史和复旦在五四运动中角色时可参考的资料,包括复旦师生的五四回忆,李登辉的相关史料,基督教青年会、寰球中国学生会等材料。陈老师的报告特别关注社会网络的问题,她不仅介绍了李登辉与南洋、寰球中国学生会、基督教团体、江苏省教育会以及华侨联合会的关系,也从东南士绅、复旦大学董事会、学生家庭关系、社会资源等方面介绍了复旦的社会网络。她指出,在五四运动中,复旦大学是上海学生联合会的核心,与京沪各校、欧美同学会、洋人等都有联系。最后,陈老师还展示了二十余幅图像,包括俞大纶手绘李登辉校长肖像、学生手绘复旦董事部漫画,大学毕业毕业生照片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带领大家认识复旦校史。

Image


  

北大校史馆的杨琥老师主要分享了自己阅读陈以爱新书《动员的力量:上海五四学潮的起源》的一些感想。他指出五四研究有四大问题,其一为五四研究受到历史记忆的影响,比如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两件本来距离相当大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其二,五四运动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比如大陆在1949年后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五四运动历史;其三,五四研究过于重视北京,多从北大出发找问题和材料,复旦和东南被忽略;其四,以往研究往往忽略并非属于新文化阵营的人物,这也影响了对历史原貌的认识和理解。陈以爱老师的新书则对以上诸多问题都有反思和克服。


新加坡佛学院纪赟教授介绍了大陆以外的复旦校史材料。主要包括海外各国的公私中西文档案收藏、各国出版的中西文报刊、杂志、学刊等所记载的复旦内容,以及中西文书籍中的复旦资料。纪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重点介绍了台湾研究院近代史所档案馆中的复旦档案,他指出,该档案馆中藏有大量的人物专档,李登辉、邵力子、贾植芳等人的档案都在其中且尚未被整理。他还结合新加坡地区的资料探讨了复旦早期的南洋网络,比如李登辉早期虽并未留下许多文字材料,但其到达新加坡后,当地报刊对其活动有详细报道,这些材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复旦校史。


在报告环节结束后,金光耀教授,李天纲教授,钱益民主任和主讲的三位老师围绕复旦档案情况、校史分期、东南网络与江浙财团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