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与维也纳大学转型史研究中心(RECET)、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市场化转型中的产业革新:来自中国的经验”工作坊在线上顺利召开。此次工作坊既是复旦大学与维也纳大学校际合作的产物,也是“转型史”联合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比较各国计划经济中的各种国有产业及其在市场化过程中的转型。此跨学科项目希望为中欧学者架起对话桥梁,推动东西方转型史的研究。来自中国与欧洲的十多位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
首先,工作坊组织者,维也纳大学转型史研究中心的特尔(Philip Ther)、复旦大学的章可、华东师范大学的姚昱等几位教授分别致辞,各位组织者均表示十分高兴能在线上举行此次研讨活动,并对该项目的研究团队和与会学者们表示诚挚感谢。特尔教授作了主旨发言,从国民寿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外商投资等方面,概述了转型时期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征。并以华沙和柏林为例,指出中东欧的转型发展具有明显区域性差异。
彭晟博士介绍了维也纳大学转型史研究中心的研究项目、研究兴趣和学术出版物情况。中心的“转型史”研究涵盖产权改革、国有企业和宏观治理、市场观念的转变及不同经济学派和改革政治观点、劳资关系转型,以及移民、文化传播等各种因素对经济学理论和改革的影响等多方面的研究。
帕切蒂(Federico Pachetti)博士发表了题为《量身定做: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改革方法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报告,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与世界银行达成合作关系的历史背景,合作历程,促进合作的因素,对双方的影响等。他指出,既有数据显示,中国改革开放期间世界银行给予中国的贷款显著增加。中国和世界银行在80年代初达成合作有多项促成因素,如基于双方的灵活特性、互相学习的期望、着眼于计划与市场共存的体系、双方对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重视、中国良好的信誉等等。中国与世界银行共享一些政治和经济的共同观念和态度,双方逐渐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世界银行的帮助让更多的投资进入中国,也使中国更加走向国际化。
华东师大萧冬连老师发表了题为《中国改革与东欧经验》的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从“未重视”到“重视”到“不再重视”东欧经验的历程和相关原因。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借鉴重点更多是欧美国家,尤其重视德国、日本的经验。而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借鉴较为谨慎有限,因而后来在研究改革方案时,由于相似的体制、问题和历史经验的存在,东欧国家开始受到重视,如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匈牙利证明既引入市场又保留了计划的可能性,同时以布鲁斯、锡克和科尔奈为代表的东欧经济学家的改革理论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而到80年代中期,中国领导层认为改革不可照搬东欧国家具体做法,需要走自己的路,需要从更大范围吸取理论资源。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周放生老师发表了题为《转型的阵痛与企业的重整—以中核钛白破产重整为例》的报告,这项研究聚焦于央企中核钛白破产重整的典型案例,通过采访众多亲历者,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周放生老师向大家详尽地展示了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它又是如何一步步由盛转衰,继而再重整起来。
同济大学的陈弢老师发表了题为《打造国内供应链:1985年至1991年中国与西德关于桑塔纳的本土化谈判》的研究报告。大众汽车的桑塔纳项目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重要的外商投资项目之一,报告回顾了桑塔纳项目的发展历程,对促成项目加速发展和国内供应链打造的诸多因素作了分析。
最后,与会学者们就研讨会的发表内容展开延伸性讨论,并互相分享研究涉及的资源、资料和相关出版刊信息。参会学者们都希望能利用转型史研究项目这个平台加强对话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经验被更多国际学者关注,也期望疫情早日结束,将来开展线下研讨。